重新敕封了文武之後,對於趙雲賈詡這一輩的人其實改動並不 是很大,他們之前就是一個位置較高的職位,不是領頭的將軍,就 是一直在皇帝旁邊出謀劃策的謀士,但是今天的這一重新敕封文武, 對他們來說也並不是什麼作用都沒有。
重新敕封文武,他們這些人還能夠保持在原位,在那些能夠統 領千軍萬馬的地位,說明陛下看到了他們一直以來的付出。
流的每一滴汗,出的每一滴血,都不是白白流出的。
作為一個內心充滿著對國家昌盛期望的,對國家抱有無限忠心 的將士,他們做的一切都是無怨無悔的,寧願將自己的生命報效給 陛下,報效給國家。
也從來沒有對於戰場上誰的功績如此地看中,每一件事情不記 回報,但是陛下他都知道。
當然還有一些心中雖有遺憾,但是很認命的人。
比如郭嘉那幾個從袁紹那邊投靠來的,郭嘉對自己的位置就比 較滿意,剛剛好,也不會遭人妒忌,而且也能夠發揮自己的長處。
作為一個敵方投靠來的謀士,陛下能夠相信自己,並且給予他 相對來說這麼高的職位,他的心裡其實是十分的感激的,能夠活下 去,能夠讓自己繼續發光發熱,就是最後的好歸宿。
剩下一些有被往下壓了好幾個等級計程車族官員,因為王易一開 始的那句話,即使心裡有千萬般不滿,也沒敢說出來。
萬一說出來之後連現在的位置都保不住了呢。
王易可真的會這麼做。
要臉的人已經認清現實,決定接下來要麼繼續做一個鹹魚,要 麼努努力幹出一番大事業,而不要臉且慫的人則在心裡盤算著以後 自己該怎麼生活,能不能再投靠到別人那裡去,說不定還能做個大 點的官。
對此想法,王易只能給他們一句話。
想的真好。
一個有人歡喜有人愁的早朝,重新敕封文武的事情,就這麼過 去了。
全程還真就沒用了多長時間。
王易在這方面上向來不會耽誤時間,能快則快,且這次敕封文 武也不只是敕封文武,將這些人員改一下位置就完成了?那可太對 不起他自己的地位了。
對於以前古代的這些種種條條框框,王易是實在很彆扭啊。
對於涉及到地方官,黎明百姓很近的一些已經墨守成規的東西, 王易並沒有著手去改動,畢竟那個東西已經在那裡了,就算自己想 去更改然後讓所有人熟悉,那也要很長時間,且還很有可能引起混 亂。
所以為了方便,王易壓根就沒在這幾種職位上動過腦子改動, 改動的,都是跟黎明百姓沒有直接或者很間接地接觸的職位,比如 趙雲等人的大將軍,賈詡等人的丞相。
王易並沒有延續之前的那種複雜且冗長的條條框框,只效仿現 代的制度,加強管理,給所有人都有能發揮自己的機會。這次的更 改,其實也是給那些一直沒什麼大成就的人一個提醒的。
你都沉默了這麼久了,也該努力努力一鳴驚人了吧。
將所有的事情,所有的職位都安排好了,王易才繼續早朝該進 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