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事實也是如此,和演義上不同的是,歷史上是伏後看到董承事敗之後,董貴妃有孕在身,都被拖出去弄死了,心中憤怒,所以寫信給伏完,希望他能夠想辦法推翻曹操,伏完接到信後卻什麼都不敢做,他死了幾年之後,這事被重新翻出來,讓伏後也被曹操殺死。
董承清楚,就靠這幾個人,想要推翻曹操在許都的統治,那基本上不可能,就算曹操現在大軍都在官渡,可是許都至少還有上萬精銳,由夏侯惇這種天下名
將統領,而軍中的將校什麼的,都是夏侯家和曹家的後輩子弟,夏侯尚這些人,絕對可靠。
之前一次私下密謀中,王子服覺得可以帶著天子,直接去官渡投降袁紹--被董承當場就拒絕了--尼瑪你這是在開玩笑嗎?許都離官渡前線是近,可是一路上大營無數,到處都是曹操的兵,就算到了前線,你要怎麼繞過官渡要塞?曹操現在正是軍事不利的時候,一怒之下,殺了天子都有可能!
這個王子服,腦子真是被狗吃了!
種輯則是建議偷偷地帶著天子,離開南陽之地,越過山城上庸,然後去川中投靠劉璋,在那裡坐等天下安寧之後,天子再出來登高一呼。
在董承告訴他那些路有多難走之後,他就閉嘴了。
吳碩則是沒什麼主意。
沒有一個提議去投靠劉備的。
因為他們都反對劉備地盤上的政策。
董承其實也反對,他董家也算是一個士族之家了,當然對劉備的政策不同意。
然而現在從地形上和局勢來看,只有去劉備那裡,才能夠讓天子過得更好一些。
許都離襄陽,路途雖然也不近,可是卻都是大路,走起來快得很。
而且南陽之地,被曹操橫徵暴斂,對曹操素來都是比較不滿,一路之上還可以得到一些接應。
同時提前聯絡劉備的話,劉備派大軍前來接應,安全可以更好地得到保障。
這麼做對天子是最有利的。
可是對他們這些天子身邊的人,就沒有利了。
天子去劉備那裡,性命肯定沒問題,大家都姓劉,大不了禪讓就是了,到時候天子這一系,也能夠得到很穩妥的安排。
可是跟著天子的這些人,情何以堪啊。
他們還能和王易、關羽、張飛、徐庶這些人去爭位置嗎?
那是絕對爭不過啊!
所以沒人提議去劉備那裡。
想到這裡,董承就覺得有些無力。
他倒是一個忠誠的人,怎麼對獻帝好,他就願意怎麼做,可是其他人不願意。
他一個人……又能有什麼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