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2章三顧茅廬 (1 / 2)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裡,王易就忙著做給將領們培訓的事兒了,實際上這事兒也不麻煩,十幾天後,這些經驗豐富的將領們,基本上就瞭解到了劉備軍的作戰方式,以及士卒的精銳程度,對於習慣了在前場征戰的將領來說,他們能夠率領這樣的精兵作戰,就已經是意外之喜了。

而劉備對軍官的待遇,也讓他們都很高興--那可是公開的收入,不像以前,想撈點什麼,還得吃空餉或者剋扣軍糧之類的,那種錢說實話,拿得燙手,查出來就是一個死字。

不過所有的軍官在上任之前,還得經過考核--武略上他們問題不大,文韜的考核卻難住了不少人,畢竟文韜不夠的話,最多能當一個軍司馬,也是劉備軍中的鐵律,當到校尉一級,就得透過兵法的考核才行。

考核成績出來之後,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王易就顧不上這些人了,他在襄陽教授這些將領的工作已經完成了,接下來他就要去見劉備,和劉備一同討論各地兵馬調動以及軍方人員安排的問題,還有下一步戰略要怎麼走。

在那之前,他要先解決諸葛亮的問題。

理政、治軍,甚至是佈局天下,劉備集團現在都不缺乏這樣的人手。

諸葛亮再來,也是錦上添花,而不是像歷史上那樣,雪中送炭。

而且王易覺得把這樣的天才,放在後勤的位置上,放在參謀的位置上,甚至是在某一處讓他獨當一面,都是浪費了他的能力。

出謀劃策,龐統、劉曄,都可以做到。臨陣指揮,徐庶、陳宮、陳登,都可以做到。大局的推演,誰還能比了解三國以及瞭解後世歷史的王易更有戰略高度?在有了這些人才之後,諸葛亮的重要性,居然就這麼削減了,這當然是力圖想要做到完美的王易不願意看到的。

而在和諸葛亮的聊天中,王易卻發現……似乎可以讓諸葛亮將他的學習能力,發揚光大。

和其他那些智謀之士不同的是,諸葛亮反而是一直在學習和進步的,他這種能夠迅速地提煉出有用的東西,然後學以致用的本領,才是他最出色的地方。

這樣的人去搞政治,就浪費了哇!

必須要讓他去搞科研才行!

正好王易拿到了全套的數理化學科。

從基礎操作,到最高深的理論推演,全部都有。

這是足夠很多人學一輩子的東西。

如果諸葛亮能夠整理出一套東西來,然後集中教學,那麼諸葛亮的重要性,才真是徹底的展現出來了!

就不知道諸葛亮能不能完成這樣的重任。

王易第三次去了諸葛亮的草廬。

這也算是三顧茅廬。

“三國鼎立的局面也有了,三顧茅廬也有了,這歷史是不是也算回到正軌上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