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3章故人 (2 / 2)

“此等死局,如之奈何?”許攸嘆息道。

“在鄴城,當然是死局,跳出鄴城,那自然是大有可為。”荀彧微笑了起來。

“文若大才,還望不吝指教。”許攸立即起身,行了一個大禮。

以許攸的智慧,當然清楚荀殘會連夜到這裡來,絕對是不安好心,可是不安好心,那也看是對誰--對袁紹是不安好心,可是對許攸自己,那說不定就會有極大的好處了。

當然,要是荀殘說投降曹操的話,那許攸肯定不幹--他整個家族都在鄴城,歷史上如果不是審配在後方把他的家族其他人都給抓了,他也不會連夜去投奔曹操--人都已經把事情做絕了,還不跑等死啊?

而現在,家小和家族其他人都在鄴城,讓許攸跑,許攸都會跑。

“文若只送子遠兄兩句話。”荀殘站起身來,低聲在許攸耳邊道:“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說完這句話,荀殘就再沒有說話,他還要連夜離開鄴城。

從許都到鄴城,哪怕已經有兩三年沒發生大的戰爭,守衛什麼的都鬆懈一些,荀彧能來到鄴城許攸家裡,也是冒了極大風險的。

曹操動用了在河北埋得極深的幾條線,才讓荀殘在沒有驚動任何人的情況下,出現在了許攸的家裡。

如果不是隻有荀殘是許攸的舊識,曹操絕對不會讓荀殘來冒這個險。

荀彧離開之後,許攸想了很久。

荀彧這話沒什麼難理解的,申生,重耳,那都是春秋時候的人,都是晉獻公的兒子,當時晉獻公的寵妃驪姬想要謀害兩個公子,重耳知道父親被驪姬所迷惑,辯解什麼的也沒有用,於是就逃出晉國,申生比較孝順,不肯逃走,結果還是被驪姬給害死了。保住性命的重耳雖然在外流落,很吃了一些苦頭,可是最終還是迴歸晉國,當了晉國的主人,就是後來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用這種事情做比喻,一般都是告訴你,你繼續留在這裡,就是死路一條,跑出去,還能有活路。

而跑出去,能去哪裡呢?

“荀文若這是要禍水東引啊!”許攸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長嘆一聲。

可是隻有這麼一條生路,就算知道荀或是想禍水東引,他也只能乖乖地照做。

於是第二天,許攸就去見了袁紹。

“公子袁譚在青州,並非自己無能,也並非不夠努力,而是呂布佔據徐州,又有陳宮之謀。智勇都不如的情況下,公子袁譚只能保住三個郡,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一事了!現在冀州需要休養生息,然而青州方面,卻是可以突破的,許攸不才,願意前往青州,協助公子袁譚,將整個青州拿下,以護衛側翼。如青州全部都在我們的手中,那麼我們進攻曹操的時候,就不用擔心呂布和劉備從側翼襲擊我們了,只要在青州放置一支精銳,那麼劉備就不敢輕舉妄動,對我們進攻曹操,拿下兗州之地,有著極大的幫助。”許攸對袁紹道。

袁紹起身看了看地圖,沉默不語。

“許攸在明公麾下已有十年的時間,寸功未立,深感不安,若能有機會幫助袁譚公子拿下整個青州,許攸在所不辭!不過還請顏良文丑兩位將軍一同前去,若無這兩人,恐怕抵擋不住呂布的勇力。”許攸繼續道。

袁紹微微地點了點頭,他也在心裡盤算,許攸這一去,是合適,還是不合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