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名字,王易就笑了起來。
“原來是甘將軍!子敬先生素來有識人之明,既然說將軍水戰出色,那將軍的水戰能力,自然是不弱的!今次攻打廬江,將軍可願意率五千水軍為前鋒?”王易笑道。
甘寧,甘興霸,又是一員江表之虎臣,而和其他人比起來,他又更有傳奇性—點。
不管是演義裡還是正史中,這都算得上是一員虎將,個人勇武和帶兵能力都無可指摘。
曾幾何時,劉備麾下就那麼幾個能用的人,還是王易到處坑蒙拐騙,拜師學藝,這才留下了太史慈和徐盛這兩名猛將,然而隨著拿下淮南之後,天下的人才,就開始逐漸地投奔過來了,武將,文臣……
雲從龍,風從虎,你展現了龍虎之姿,自然就會有風雲匯聚!
“諸君,此次出兵,是為了掃平廬江,剿滅劉勳!他麾下有三四萬人馬,可是我們要做的,是儘量完整地拿下廬江!有了廬江,整個江東,才算是完整地落在我們的手中!征伐廬江,水軍當為先鋒,從巢湖出發,直奔舒縣!”
水軍將校們紛紛高喊了起來,凡是軍中兒郎,誰不願意在前線去博得富貴呢?
甘寧眼中更是冒出了炙熱的火花,作為新投奔的將領,雖然他帶了舊部前來,讓他先天就有一份功勞,可是想要得到更好的提拔,當然還需要在戰場上去取得勝利啊!
廬江--這是他們的功勞!
一旦決定開戰,王易麾下的速度就很快了。
沒有什麼開帳點將之類的流程,王易直接將命令一條條地送出去,淮南龐大的戰爭機器,開始發動。
關羽率領周倉以及兩萬精兵,從歷陽出發,襲擊舒縣東面的襄安、臨湖等地,切斷舒縣東面的援軍,爭取拿下這兩個地方。
同時王易以朱治為主將,龔都為副將,去取六安一一那裡駐軍其實不算很多,卻是相當重要的廬江通往汝南的必經之地,六安之外的地方,王易可以先不要,可是六安這個門戶,是一定要拿下來的。
六安北方是壽春挨著的瓦埠湖,南面是大別山脈,在這裡駐守一支人馬,不用多了,五千人,就足以和壽春遙相呼應,把守住整個揚州的西方門戶。
不過這樣的地方,真要派關羽這樣的大將鎮守,那又有些浪費了,朱治算得上是文武雙全的一員良將,加上忠心耿耿的劉闢協助他,拿下六安之後,守住是沒什麼問題的。
魯肅率領的水軍,則是作為先鋒,直接進攻舒縣,王易則和凌操一同率領剩下的兩萬人,從合肥出發。
不管是合肥還是巢湖,離舒縣都很近,所以王易的軍糧還是囤在巢湖一帶,畢竟有水路,運輸起來方便。
王易的大軍是沿著陸路前進的,一路上出發了兩天之後,探子來報,甘寧率領的水軍先鋒,在中途遇到對方的水軍,雙方大戰一場,甘寧率先跳上對方旗艦,親手斬殺對方主將,劉勳水軍大潰,敗回舒縣,甘寧斬首數百,俘虜對手一千,自己損失僅僅數十人而已。
聽到這個訊息之後,王易大喜,命人先給甘寧記上頭功,訊息傳到前軍,甘寧麾下都是歡聲雷動,主將拿了頭功,他們這些當小兵的,自然也少不了好處。
水軍敗給甘寧一陣之後,劉勳就打算好好的守住舒縣了,舒縣本來就是廬江的治所,劉勳經營了很長的時間,城高河厚,又有活水,想要困住他和破城,實在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