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賭局,其實是很兒戲的。
因為就算雙方答應了,也可以輕易地反悔。
畢竟這種賭局,不可能昭告天下。
然而王易顯然是不會後悔的,從潛勢力來看,劉備集團的勢力要強大得多了,藉助著地盤上的優勢,他們完全可以派來源源不斷的大軍,一直到將江東推平為止。
孫策治下,短時間內能呼叫的,不過十萬人馬,而且未必還全部是精銳,而劉備麾下呢?人家現在光是正規軍,就已經不下二十萬。
王易這樣的提議,無疑是很誠懇的。
你可以來打我的丹陽北部,不管你是從丹陽南部打過來,還是從丹徒曲阿這邊打過來,都可以,我就這麼一小塊地盤,什麼時候你全部佔了,那就算你們贏了。
而我呢,我要拿下整個吳郡,才能算贏。
對於孫策來說,如果吳郡丟了,那他真的就等於是輸了,畢竟他現在治下,最精華的地方,就是吳郡。
這裡人口眾多,土地肥沃,出產的米糧,足夠養活他的所有大軍。
而會稽丹陽其他的那些地方呢?佔地廣大,可是能用上的地方卻很少,到處都是高山密林,這些地方你統治都覺得麻煩,收稅收不到多少且不說,還需要投入的精力來治理。
吳郡,才是整個江東的精華。
歷史上孫家在這裡特地設立了一個毗陵典農校尉部,專門在這裡屯田,而這裡產出的糧草,供養了東吳幾乎百分之八十的軍隊!
雖然現在還沒有到蘇杭熟,天下足的地步,可是作為江東最早開發,沿海最富裕的一個郡,吳郡毫無疑問承擔著整個江東經濟與農業中心的重任。
吳郡在,江東就穩,吳郡沒了,就算會稽地盤再大,也沒什麼用。
以天下為棋盤,以地盤為賭注,贏家通吃,輸家認命。
如果王易真能夠做到拿下吳郡,那麼就算孫策繼續轉戰會稽和丹陽,再和劉銘對抗,似乎也沒什麼意義。
人力和財力之間的差距太大了之後,將軍的勇猛和軍師的智謀,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更何況現在的孫策,未必有爭奪天下的野心,他東渡江東,首先是要在亂世中獲得一片基業,真要說將來如何,現在還不是想的時候,如果不拿下整個江東,談何將來?
“少使君是說,如果我能夠拿下丹陽南部,那麼少使君的兵馬,再也不會染指江東?”孫策道。
“那是自然,至少五年之內,我軍將會轉向中原,與曹操袁紹去爭鋒,而不會再染指江東。當然,如有一天我軍能夠一統關東之地,那麼南下一統,也就成了一種必然了!”王易大笑道。
“少使君的話,孫策信得過!”
孫策霍然站起,揮手讓周瑜和董襲不要過來,大步朝著王易這邊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