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章劉備幵府 (1 / 2)

劉備的顧慮,那是很有道理的。

這年頭,天下九成的知識、財富,都掌握在士族的手中,查舉這些制度,在讓士族佔了最大便宜的同時,讓他們其實也還是要點臉的,所以在舉薦的時候,除了大多數時候舉薦的是自己人之外,很多時候還是留了通道給寒門、豪強甚至是良家子的。

倒是後來的九品中正的制度,就好像絕戶網一樣,把所有的好處都吃幹撈盡,什麼都沒有給其他人留--所以也真不怪後來五胡亂華的時候,王猛這樣的漢族文人會去給胡人苻堅出謀劃策,因為在兩晉那種門閥制度下,他這種出身貧寒的人,是一點機會都不會有的。

而現在,如果在選拔人才情況下,和士族習慣的方式相違背,往往就會帶來很多的壞處。

歷史上在將來,曹操頒發求賢令,表示不管你的出身德行,只要有才能,都可以得到重任,那還是在他統一了北方,權威近乎一言九鼎的情況下,可是卻依舊遭到了無數的反對。

甚至導致了魏國兩大集團--河東士族集團和兗豫軍事集團之間的對抗,最終形成了司馬氏代曹的局面,很大的因素,就是因為這道求賢令,讓士族們感覺到了危機,所以哪怕是後來曹丕選擇了九品中正制,給予士族空前絕後的壟斷特權,最終曹魏政權還是被士族推翻了。

這就是動了士族本質利益的後果。

劉備當然不知道後世的情況,然而他卻本能地知道,如果不管其他的,只看才能求賢的話,那麼士族們會不滿,而強調德行,讓各地舉薦的話,那和之前,又有什麼區別呢?

“少使君說,求賢令的詞彙,可以用得委婉一點,比如徵辟三州的名士進下邳,如自認德行才能都上佳的,也可以自行前來,在下邳修建招賢館一座,對這些自薦的人才,進行定時考核,這樣不會影響到士族的利益,只是多一個用人的渠道而已。值此亂世,士族未必願意出來做官,畢竟做官是有危險的!在表面上不動他們利益的情況下,就好得多了。”太史慈道。

劉備點點頭:“如此甚好。接下來,我會宣佈接到朝廷的任命,然後開府,給

諸位也都安排好的官職,以免帶兵理政,名不正言不順。”

太史慈和張飛自然不會對此有什麼意見,雖然他們未必在乎自身的富貴,可是這代表了劉備對他們的看重!

如果自己跟在身邊最久的老部下都不給高官厚祿的話,那麼其他人憑什麼來投奔你?

再說現在劉備的權力已經很大了,手下的官職很多,真不夠分的。

接下來,下邳城就開始準備了。

對外,劉備只說王易關羽等人別有任務,無法趕回來,可是對他們的任命,卻是不會少的。

對於劉備即將接受朝廷任命這個結果,徐州上下都很高興,雖然劉使君升官了,對徐州老百姓沒太大的影響,可是不管怎麼說,劉使君升官了,還管三個州,咱們徐州不就成了三個州里最牛的那個了嗎?

而下邳城,也就成這三個州里最重要的地方了!

所以訊息傳出來之後,下邳城內那是張燈結綵,反正徐州民間富庶,下邳城又是沒受到什麼戰爭波及的,當時就變得很熱鬧了起來。

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劉備在下邳城內,無數百姓的見證下,領了聖旨,然後宣佈開府。

而劉備的府邸,也從之前的鎮東將軍府,變成了現在的左將軍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