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命你立馬起草詔書,昭告天下以安撫民心……”
望著從容不迫,指揮有方的李建成,李承道的嘴角微微向上一揚,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歷史上定息王的諡號為“戾”,即“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可是他偏不,一定要向後世證明李建成的真實才華。
李建成安排完一切穩定朝政的事情之後又將一副探究的目光轉向李承道的身上。
“兒臣參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承道嚇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了,雖然眼前這個身處龍椅的人是她的親生父親。而且這一次的玄武門之變,也是因為他的原因才得以絞殺李世民,可畢竟帝王的疑心是最重的。
“你……”
李建成略微沉思一番後,淡淡的開口,“退朝之後,你隨朕來一趟御書房。”
“是。”
李承道暗暗地鬆了一口氣,誰能想到大唐王朝的歷史,從此以後就由他來改寫。雖然眼下是走了一步危險的棋,但如若不然將會使他們父子慘死在秦王李世民的刀下。
想起秦王李世民,李承道的心頭再一次籠上一層陰霾。雖然李世民被殺,但是他手下的18元開國功臣又該怎麼處理呢?
不行,這些近兵強將必須要儘快的收入到自己的麾下,一旦這些人合起夥來造反,將會讓大唐王朝再一次陷入動盪不安。可是這些人畢竟都是和李世民出生入死、患難與共的好兄弟,想要說服他們又談何容易呢?
但如若將這些人全部都殺盡,倘若國家在遇到危難的時期,又有誰能夠挺身而出,有能力帶兵打仗呢?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困擾著他,一時之間很難做出抉擇。
不知不覺中,李承道走到了御書房的門外。權衡利弊下考慮決定勸說李建成留下開國18功臣。
“參見大皇子。”
門外的太監畢恭畢敬李承道到行禮,因為眼前的這個人,與其說他是大皇子,倒不如說是未來的太子殿下。玄武門一戰李承道立了受功,一時間成了朝野上下受人關注的焦點。宮裡面的人哪一個又不是人精呢?
“有勞。”
李承道可從來都不敢託大,越是在這種關鍵的時刻,就越要裝出一副謙虛有禮的樣子。別看這些太監,只不過是宮裡面伺候人不起眼的人物而已。但若在皇帝面前吹上幾句枕邊風,恐怕也可以改寫一個人一輩子的命運。
這樣的事情歷史上發生可不在少數,李承道剛剛從刀口上逃出來的人,又怎麼可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呢?雖然眼下外面的風聲傳得緊,但李建成一天沒有下正式冊封的聖旨,他一天就僅僅只是大皇子。即便就是成了太子殿下,是否能夠平安的過度到皇位之上?那還是了難說的事情。
在御前太監的引領之下,李承道進入了御書房。他剛剛推開門,就看到李建成帶著一臉凝重的臉色,站在窗戶邊上。整個人彷彿是在思考著什麼,好像對於她進來的腳步聲絲毫沒有任何察覺。
“啟稟陛下,大皇子殿下來了。”
“嗯。”
“而臣李承道參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