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城,熙熙攘攘,車水馬龍。
作為大齊南遷後的皇都,揚州城是經濟、政治的中心,更是大齊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最近幾日,揚州城門大開,大齊四面八方的人才紛至沓來,向皇都內湧進。
原來,三日後,正是今年秋闈的鄉試環節。
各地的人才經過先前在本地童試的篩選,個個摩拳擦掌,只為一朝躍上龍門,施展抱負。
朱嘯風惦記先前在茶攤上見到的落魄男子,不知他這幾日複習得如何,於是這一日還是交上了霍去病,出宮微服私訪。
“大哥,你說揚州城這麼大,找一個人就如同大海撈針一般,咱們找得著麼?”
霍去病眉頭緊鎖,望著揚州城人來人往的街道,滿面愁容。
“不慌,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肯定會找到的。”
朱嘯風嘴上雖這樣說,但心裡卻在打鼓,也不知該上哪裡去尋人。
二人漫無目的,又來到了先前偶遇男子的茶肆,果不其然,那男子依舊在這裡吃茶。
“咦?我大哥助你經費,希望你找個僻靜的客棧好好讀書,你為何還在此處吃茶?”
男子扭頭望見二人,頓時興高采烈,也不顧霍去病有些指責的話語,拉著二人便坐了下來。
“恩公,多日不見。”
朱嘯風擺擺手,淡淡一笑:“我就是想到先生還要考試,不知先生近日複習的如何?”
男子哈哈大笑:“哪裡什麼複習不復習,不過是臨時抱佛腳。”
“先生既然遠赴京城趕考,怎麼不好好背一背書呢?”
男子悠然抿了一口茶:“敢問恩公,可知天子為何進行此次秋闈?”
“自然是為了選拔人才,為大齊貢獻力量。”
“那一味地讀死書,學些八股文,便能為天子排憂解難了麼?”
“那自然不能。”朱嘯風不假思索。
男子哈哈大笑:“如此便是了。鄙人初來皇城,對天子腳下的種種都尤為好奇,在這街上多觀察一番,日後殿試時面聖,也可對答一二。”
“哦?”朱嘯風愈發好奇,“此次秋闈全天下的人才都尤為關注,先生怎就有信心一定能透過鄉試,順利進入殿試呢?”
男子故作神秘:“不知最近皇城內的種種變故,恩公可都看見了?”
“聖上下令外商賦稅,雖說過於殺伐決斷,但對我大齊來說,確是前所未有的壯舉。”
朱嘯風聞言,暗自笑了起來。
在朝堂上聽文武百官的讚頌之語,並未給自己內心造成太大的波瀾。
但在民間聽到讀書人的誇讚,自己還是頗為欣喜的。
“咳咳,先生所言不錯,可是這又與我的方才問題有什麼關係呢?”
男子神色神秘,低聲說道:“歷年秋闈進入鄉試階段後,考試內容都是由聖上親自命題。”
“旁人皆說,今年的題目會與賑災、剿匪或是君臣關係有關。”
“但是恩公猜猜,聖上今年所出題目,會不會與這外商賦稅一事有關呢?”
朱嘯風眼皮劇烈地跳動了兩下。
這男子為何猜的如此準確,莫非是自己肚子裡的蛔蟲!
兩日前,朱嘯風曾和翰林院幾位德高望重的大學士探討過這一年鄉試的題目。
周敦頤認為,聖上初登基便能平饑荒、剿馬匪,鄉試應圍繞這兩個話題展開。
蘇軾則認為,聖上年紀輕輕便能一舉拿下曹操、呂不韋兩位權臣,鄉試應讓學子談談君臣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