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博士班的故事> 第四章 博士培養 第二節 自學為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章 博士培養 第二節 自學為主

我是那種運氣不好,實力也不夠的博士生。我沒有報考老田。我報考的那個導師是熱門的博導,四十來歲,又是學院副院長,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在眾多報考的博士中,他招了兩個優秀的脫產博士。而我呢,最終被調劑給了老田。

老田是主要是搞鐵道工程的,實際是土木類的,交運學院的學生基本不懂土木,所以沒人主動報他。最後我和強哥被調劑給了他。我和強哥以前都不認識老田。跟了這個導師,他會怎麼指導,怎麼安排呢。我們都一頭霧水。

開學沒多久,老田約了我們去他辦公室開了一次師生見面會。這是我們第二次見面,第一次是聚餐時,那次有點隨意,這次則有點正式。他說了一下他手上的幾個專案,主要是地鐵風險和高鐵風險這類的,我一聽傻眼了,我基本都不懂。強哥是本科鐵道運輸的,好像他還懂點。但我也不能說我不懂啊,只是似懂非懂地點著頭,說願意跟著田老師做,在您的指導下開展研究。強哥也是如是表態。

事後我覺得有點失態,我不該搶在強哥前的,畢竟他比我年長。隨後,老田說他最近在編一本書,題目高速鐵路可持續發展,我們可以幫忙做點工作。於是讀博的第一學期,我們除了上課以外,就是在宿舍裡幫他編書。編書這種事情,是文字整理工作,不考驗水平的,屬於體力活。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論文,可是怎麼寫論文呢,怎麼做研究呢,老田沒有教。只有自己摸索。所以我就自己看看論文,看看最近有什麼熱點問題。然後圍繞熱點問題,閱讀有關文獻。

我隱約有些不好的預兆,跟著老田,怕是要完全靠自己。這和碩士階段不是一樣的嗎?碩士導師搞行政,沒時間指導,但是碩士畢業容易呀,發一篇普通期刊論文,大論文基本也不會卡著,碩士沒有不畢業的。可是,現在到了博士階段,導師如果完全不指導,畢業完全靠自己。我的心裡完全沒有底氣。

一是我數學不好,高考時數學沒及格,本科時數學掛過科。寫論文要很好的數學功底,建很複雜的模型。這一點我沒有自信。但是工科的論文,如果寫得跟報紙小說文章一樣,肯定是很難發表的。

二是我眼睛不好,長期盯著電腦螢幕看論文,眼睛很容易酸澀。我的眼睛常常被電腦折磨得痠疼,不知哪一天,眼前忽然出現絮狀物一樣的黑影,隨著眼睛的轉動而飄浮,後來去醫院檢查才知道是玻璃體渾濁,剛開始還以為能冶好。在廣州最好的眼科醫院開了一大堆藥,後來吃到倒胃想嘔吐,沒有任何改善,乾脆放棄了。為什麼無法改善呢,因為我無法停止長時間地用電腦。看論文要用,寫論文要用,程式設計序要用,做設計畫圖要用,備課要用,網路聊天要用,寫作要用。用眼一直過度,所以眼睛一直超負荷工作,所以不僅不能改善,而且更加嚴重。

三是我心不定,很難集中精力,學習的時候很容易分神。每次坐在電腦面前,我都容易被豐富多彩的網路世界所吸引。一會兒看看論文,一會兒看看社會新聞。一會兒聊聊QQ。甚至一會兒看看影片。不知不覺時間就這樣大,把大把流失了。還要學的東西卻一直都沒有學會。或者花很長時間才進展一點點。學習的效率極低。網路世界太豐富多彩了。豐富多彩很容易誘惑我離開枯燥的學術去尋找精彩。如果沒有網路的時候,反而會學習效率能高一點。所以這個時候我就會去自習室或者圖書館。

那天我在圖書館門口遇到了嚴師兄。嚴師兄是個有點嚴肅的人,他很像是一個做學問的人。在生活中有點不修邊幅,有時候上身是運動衣,而且腳下卻是雙皮鞋。他讀博士的時候我在讀碩士。等到我回來讀博士的時候。他已經是在學校任教了。大家好久沒見,坐在圖書館1樓的長椅上,閒聊了起了,講了他這兩年的經歷,在東北大學讀完博士後,帶著一個國家基金回來了,學校給了副教授待遇,還分了一套週轉房,作為引進人才還配了一筆科研啟動經費。我由衷地羨慕著。他是吃過苦的人,讀博士時脫產熬了好幾年才畢業,畢業後又跑去東北某大學讀脫產的博士後,也是過清貧的日子,到現在這個年紀才參加工作。

“要有好的環境,要有人和你交流,沒人交流怎麼做學問呢。”你知道我為什麼要去讀博士後嗎?就是為了進一步提高的科研能力呀,跟著金校長讀博的時候。我基本上全部都是靠自學的。金校長那麼忙,哪有時間指導我們。可博士畢業以後,我發現我離申請國家級專案的水平還差很多啊。而且我在國內的學術圈也不認識什麼人,所以咬咬牙繼續讀了博士後。

我在東北那所大學的管理學科點排名全國前列的,長江學者就有兩個,別人隨便給你點一點。你大概就知道研究什麼,怎麼研究了。做研究一定要跟著水平高的人。這樣才容易走對路,找到方法。”

他問我論文寫得怎麼樣,我說我最近在看交通專案評價方面的論文,我說不知道研究這個有沒有意義,“中國的交通專案評價,不就是人說了算嗎,哪裡要什麼研究?”嚴師兄臉上沒有表情,看來我選擇的研究方向是錯了。那我到底該研究什麼?我真的有點迷茫。

“師兄啊。其實我也不知道,我該研究。老師也沒有給方向。導師的東西我也不懂。而且其實從內心的深處來講。實際上就是想混一張文憑。我對做學問真的沒有多少興趣,而且我感覺現在很多做學問的人做的都是假學問,尤其是管理科學領域。”我悲觀失望地說。

沒想到嚴師兄對我的話一點也不驚訝,卻用平淡的語氣說了一番讓我驚訝的話。“學問是假的,論文是是假的,若干年後一堆廢紙,但文憑是真的啊,職稱是真的啊!”

原來他們這些過來人早就看穿了這一切嗎?我想起前一段時間在論壇看到的一個帖子,覺得形容得太形象逼真了。

讀博士和拉大便的相同點

1.都是憋出來的

2.肚子裡有貨才爽,否則很痛苦

3.即便肚子裡面有貨,也得有paper才行

4.paper越多心裡越踏實

5.paper上的都是屎

6.paper不能是別人用過的

7.paper雖然是別人用過的,但是看不出來就行

8.運氣夠好的話可以借到paper

9.沒有paper的話,如果你口袋錢多也能解決問題。

10.實在沒有paper,可以直接拍拍屁股走人,但是很需要勇氣

我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我這輩子肯定當不了什麼科學家,也不可能提出什麼高深的理論,更不要說推動科技進步。學術之於我,是謀生的工具和手段。想起開學時碩士老闆組織的那次聚餐,那些來來回回敬酒的人群中,不少是博士畢業後留校的教師。幾年不見,當初和我們一樣清貧的師兄師姐們個個變了模樣,由窮學生,變成了副教授教授,有高的收入,有車有房,過上富貴體面的生活。在我看來,學術是一種謀生手段,是讓個人在社會階層中一步一步前行的方式。我想只要我不斷地努力,他們的今天這就會是我的陰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