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晃又道:“敬翔,承旨,冊立虞王朱友堂東宮太子,詔書送去江寧。”
敬翔意外的驚愕,問道:“陛下的意思,誘惑的牽住朱友堂。”
朱晃說道:“朕給他大梁帝國太子名頭,讓他恐懼川南節度使的不能容,朕不想聽到,朱友堂的公然背叛。”
敬翔懂了,陛下不願聽到,接二連三的惡事訊息。
大梁帝國失去潼關,加上潞州之戰的失利,北方的‘丟失’國土,造成帝國盛極而衰的錯覺。
如果,朱友堂宣稱背叛大梁帝國,良禽擇木而棲的投降川南軍,不咬人膈應人。
朱晃出於防患未然,遏制發生有眼無珠的笑柄,損害大梁皇帝威望。
朱晃言歸正題,說道:“東都出兵三萬,劉鄩出征魏州。”
敬翔猶豫一下,說道:“陛下,東都不宜空虛,臣建議詔安楊利言。”
朱晃說道:“楊利言主動歸附,朕能夠容之,朕主動詔安,只能弱了大梁氣勢。”
敬翔點頭,問道:“是否救援成德節度?”
朱晃回答:“不救,出兵魏州都是虛張聲勢,不能再有失利發生。”
敬翔心頭一鬆點頭,河東軍佔據潞州,假如梁軍北上成德節度,河東軍潞州出兵截斷退路。
現在大梁帝國的兵力吃緊,東都西都的禁軍,隨時應對內憂外患。
比如支援南陽盆地,徐州宿州,函谷關,黃河防線。
總之,失去潼關,牽制了大梁帝國重兵駐紮函谷關。
敬翔告辭。
朱晃又說道:“不要懈怠膠東半島。”
敬翔回答:“臣多次公文青州督促關注。”
“讓你夫人來,陪朕說說話。”朱晃又道。
敬翔波瀾不驚,回答:“臣的夫人,喜居汴梁的不願來到洛陽。”
朱晃默然一下,輕語:“你說過的,朕忘了,朕也不想離開東都,需要鎮壓西都的防患未然。”
敬翔點頭,皇帝在洛陽,帶來重兵駐紮,取代了張全義的最高統治地位。
朱晃又道:“你去忙。”
敬翔辭禮離開了,回到崇政院,秘密起草冊封太子的詔書。
次日,入宮加印玉璽,使出親信秘密送往江寧。
......
所謂隔牆有耳,梁帝所在的萬春殿,存在宮婢的服侍,衛士的站班。
敬翔見駕,宮婢們主動迴避門外,不能接近殿門。
但是衛士必須站在門旁,隨時聽到殿內的呼喚。
十個衛士,其中一個衛士,下班的時候,偷摸與一個宮婢說話。
宮婢藉口通知陛下吃什麼,去與御膳房的管事傳話。
管事出宮,見到了朱友珪稟告。
朱友珪在洛陽,不敢明目張膽的拉攏文武,但卻經營收買了非官眼線。
朱友珪憤怒,他是梁帝最長的親兒子,一直留在洛陽,而朱友貞朱友文留在汴梁。
朱友珪心理,一直認為競爭者主要是朱友貞,次之其他年幼兄弟。
結果,父親抉擇養子朱友文,這讓朱友珪憤怒,不甘,沮喪。
朱友文?朱友珪咬牙切齒,他最是厭恨朱友文。
朱友文對於別人彬彬有禮,唯獨對他形同陌路,不屑一顧的鄙視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