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扶風說道:“處州溫州,原本兩兄弟佔據,處州溫州不分家,有利於商業的互惠互利流通。”
李晟點頭。
韋扶風又道:“你一路辛苦,歇息吧。”
李晟作揖:“屬下有話,不吐不快,大帥應當有實力奪取淮南道,屬下請求饒過屬下養父一家性命。”
韋扶風說道:“我近年不會進攻淮南道,幾年後的事情,沒法答應你。”
李晟意外。
韋扶風又道:“我不想宣武軍漁翁得利。”
李晟說道:“屬下養父失去潤州,或許抉擇投附宣武軍。”
韋扶風說道:“我現在出兵淮南道,徐溫必然投降宣武軍,使得宣武軍放棄北方戰爭,轉戰南方。”
李晟猶豫一下,點頭認同。
李晟離開湖州赴任溫州,接替制置使李/瓊。
李/瓊離開溫州,迴歸明州任職刺史。
韋扶風坐鎮湖州,等候林姐姐來到湖州團聚,隨時應對潤州局勢。
......
潤州遭到進攻,徐溫緊急徵發淮南道各州兵力,通知江寧救援潤州。
隨後,潤州城失守,徐溫頓時心涼半截。
江寧回信,需要防範湖州杭州軍,相當於拒絕出兵潤州。
徐溫只能嚴防大江,待得兵力集結反攻潤州。
......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國王大瑋瑎陷入昏迷不醒。
渤海國右姓貴族,互相通氣商榷,求同存異的妥協,定下繼承人,國王的侄兒大諲譔。
大諲譔夫妻入王宮,跪見國王與王后,獲得王儲地位。
大諲譔十七歲,身形健壯的少年郎,弓馬嫻熟,文武雙全。
渤海國王彌留狀態的奄奄一息,大諲譔夫妻與王后說話。
王后端坐接受跪禮,哀嘆道:“以後本宮,仰仗你們夫妻照顧。”
大諲譔恭敬道:“侄兒應當孝敬嬸母大人。”
王后問道:“本宮在王宮居住習慣了,能不能留居到老?”
大諲譔遲疑的斟酌怎麼說。
他的妻室說道:“嬸母何不回了孃家,王宮裡不便與親人相見。”
王后點頭道:“回了孃家也好,宮裡冷清。”
大諲譔恭敬道:“嬸母回了孃家,侄兒尊奉太后奉養,一應用度不會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