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意圖改朝換代?”李驥夫人變顏道。
李驥搖頭道:“大唐江山已然無力迴天,就算扶風願意效忠朝廷,當今皇帝也不會容忍了他活著,不過扶風自詡劉備,表明他不會覆滅大唐,他也沒那個實力。”
“大唐真的沒救了?”李驥夫人惶恐輕語。
“病入膏肓,很難迴天了,兩次征討的大敗,已然耗盡朝廷的底蘊和威望,如今的朝廷就是鳳翔軍嘴邊的一塊肉,想吃,一口就吞了。”李驥說道。
“扶風不會主動進攻長安?”李驥夫人問道。
李驥搖頭道:“不可能進攻長安,扶風現在就是力求自保,相比之下,扶風與鳳翔軍還能分庭抗禮,但比宣武軍和河東軍,還有淮南軍,就弱勢了。
故此扶風需要結勢外援,不久前聯姻河東軍,或許不久後還會聯姻淮南軍,甚至與鳳翔軍聯姻求安也是可能,如今相當於是戰國時代。”
李驥夫人無奈點頭,道:“扶風不主動進攻朝廷就好。”
李驥點頭,又溫和道:“扶風重用於我,變通的表明他非常在意九娘和十四娘,你就不要糾結正妻之事,做了正妻,對於九娘未必是福氣。”
李驥夫人點頭,暫且放下了渴望女兒成為正妻的執念。
......
次日,韋扶風率軍離開江陵府城巡視荊州,他的歸來,早就有官員負責知會渝州和潭州,親自給九孃的書信是私下訴情。
荊州新得,戰後的人心存在牴觸敵視,主要是成汭時期大力治理荊州,使得荊州人基本豐衣足食。
韋扶風需要巡視地方,表現的關心民生,爭取儘早的獲得人心歸治。
在荊州走巡三日,最後抵達江夏縣駐軍,都防禦使王澤率眾出迎。
王澤原本鎮守大足軍府,川南軍棄地拒守渝州城,王澤負責渝中城和北城防禦。
現在被韋扶風調來鎮守江夏,韋扶風看重王澤的軍事才能,但也存了防患未然的心思,也就是不能讓王澤在川南久久不動。
當然,川南那裡不只是調走王澤,韋扶風還打算調走王大虎和曽浩兩位指揮使,去往北方任職軍使。
韋扶風給軍使的定位,相當於都防禦使,本職是指揮使。
韋扶風打算讓駐紮在荊州的十萬軍力,與北方軍力形成互動,輪番有兩萬軍力去往北方鎮守,就像川南軍力輪番成為扶風軍。
去往北方的軍力,帶去軍需和南方的特產,歸來的軍力也會帶回北方特產,每次五千軍力來去,期限半年。
只能是半年,久了軍心浮動,當然願意久留的,軍餉優厚。
北方雖然艱苦,但對於一些有理想的將士願意久留,北方戰功的機會肯定多過南方,在荊州駐紮,基本就是種田,駐守。
韋扶風在眾將的簇擁下進入軍營帥堂,自然坐去帥位,與眾將說話交流,他詢問駐軍情況,也聽取建議,也道出北方的情況,以及軍力輪番去往靈州鎮守的決策。
南方去往北方的軍力,主要用於鎮守城池,北方的本土軍力負責出征。
南方軍力鎮守靈武城和武威城,一是能夠避免內奸造反破城,二是儘量減少南方軍力的折損。
軍力折損多了,後果造成南方軍力牴觸北上。
韋扶風非常重視人心向背,軍紀是要嚴明,但不宜強迫行事,就是他自己,也不願跑去北方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