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韋扶風坐鎮成都,同時發生的會州和涼州戰事,他不可能近期獲悉,他的心情不好,擔憂各處的戰局。
嘉陵江上游的戰事,慘烈程度超出了韋扶風的預估。
五伯父告急求援,李子奇也是告急求援,戰事的消耗也是與日俱增,由於擔心隴右,韋扶風甚至有過調動東川軍的念頭。
另外一個雅州傳回的軍情,更讓韋扶風為之焦慮,王建的勢力不見了。
雅州只有零星的遊牧吐蕃人,兩千騎兵找不到王建勢力去往何處。
王建勢力的消失,韋扶風只能暗自埋怨魯青,鎮守戎州防禦王建,怎麼也該打探敵人動向,敵人跑的無影無蹤,還矇在鼓裡。
韋扶風分析之後,心情焦躁,王建不可能西去吐蕃高原,只能南下或北上。
南下與南詔聯合,進攻夜郎府,北上可就不妙啦,蘭州危險。
......
駐紮康狼山的鳳翔軍,接到鳳翔節度使李茂貞的回信。
信中開篇大罵幾句,之後告知敗退雅州的王建,主動來使聯合,已然北上隴右,既然党項軍不能會合,可以尋找王建軍力會合。
......
南詔國,拓東節度地域,位於南詔國東部。
拓東節度的北方地域,都與戎州和夜郎府存在邊界。
如今,十萬南詔兵力駐紮在拓東北方地域。
南詔國權臣當國,清平官(宰相)鄭買嗣掌握軍政大權,南詔皇帝淪為半傀儡。
鄭買嗣的祖上是漢人地方官,被南詔俘虜,任用,歷經數代發展成為貴族,篡奪了南詔軍政大權。
南詔建國以來,一直遊走於吐蕃與大唐之間,時而歸附吐蕃,時而歸附大唐。
安史之亂的發生,大唐由盛轉衰,南詔國開始頻繁敵對,侵略大唐西南疆域,甚至攻陷過成都。
大唐雖然被藩鎮作亂弄的焦頭爛額,國力空虛,對於南詔的挑釁,忍無可忍的發動數次反擊。
最近的一次大反擊是高駢領軍,年富力強的高駢征討南詔,殺戮二十餘萬,殺的南詔元氣大傷。
求和之後,南詔老實一段時期,但隨著大唐內部發生王仙芝禍亂,南詔再次張牙舞爪,進奪夜郎府(播州)地域。
大唐朝廷無力顧及,招募願往者,太原人楊端應募,率領七姓私兵武裝,在播州原主羅氏的聯合之下,奪回播州。
楊端成為佔據播州的藩鎮,名義上是大唐官員,實則獨立的播州王。
......
南詔軍營,王建的謀士周庠,去往帥府請見南詔主帥。
周庠做為使者遊說南詔進攻川南軍,一番曉以利害,局勢分析,最終說動鄭買嗣。
鄭買嗣不希望有一個強大的鄰居,也貪婪播州的富庶。
但是南詔經歷很多次戰事,國力稱不上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