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躲著了,出來吧。”
在姜凌天話音落下的一剎那。
昏暗,殘破的虛空中,顯現出來了一道模糊的虛影。
這道虛影看起來,平平無奇,面容也是大眾之相,身上的著裝,既不華貴也不貧寒。
一切彷彿都恰到好處。
不過在看到他第一眼的時候,姜凌天就確定了,這一定是個天道!
因為在修行界中,就有流傳著一句話。
天道若是出現,要麼擁有無雙之資,蓋世無敵,要麼則是與芸芸眾生無異。
越是平常普通,彷彿放在人堆裡就會消失,毫不起眼,不帥也不醜,不強也不弱。
只給一人一種平凡的感覺,與芸芸眾生幾乎無異。
那麼他就越可能是天道。
因為這則理念,代表著天道守恆,直公至正,一切都處在一個平衡點上。
眼前的天道化身,顯然正是這一類。
看到他,姜凌天不禁就想到了李凜。
其實李凜與這些天道化身不太一樣,李凜甚至離開了天道空間,選擇了投胎為人。
不過這個天道化身,顯然也失去了天道該有的直公至正,也就是凡人所說的公平,不偏不倚。
不然的話,他也不會有私念,與顧家的始祖簽訂血契了。
在看到了此處殘破天地中的天道意志化身出現後,姜凌天就猜測到了,這方世界的天道,已然是誕生了與李凜一樣的私念。
正所謂天道不仁,以萬物為謅狗。
正確理解,從來不是說天道示眾生為螻蟻之輩。
那是對仁的理解錯誤。
在道中,所謂的仁,並非是說天道仁愛眾生,干預世間,為世人帶來無窮幸福才對。
這種仁,是心懷大義的聖賢,禮教儒生所追求的。
而道中的仁,其實恰恰相反。
代表了不能有私念,無需干預世間,視萬物眾生平等,不幫不害,不偏不倚,一切順其自然,這才是道中‘仁’的真正定義。
因此,這句話的理解,應是在說不偏不倚,至公至正的天道才對。
而追求大道永恆一途的修行者們,自然是明白這番道理。
“這個天道化身,既與顧家始祖簽訂了血契,足可見,他已經失去了天道的‘仁’。”
“那就不能以對待一個天道的觀念來對待他,這傢伙,與人無異。”
姜凌天的心中微動,表面上不動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