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越國混亂

遲遲沒有動靜的白豪,終於出現在了世人眼中,率領著百萬大陽精銳,從溫城出發,直接逼近越國,來勢兇猛,一副要把越國收入囊中的架勢。

越國朝堂之上頓時亂做一團,不知道大陽帝國的真實意圖,而且這次是從正面進犯的,表達的意思非常強烈。但越國又不得不防,從全國各地緊急調集了大軍前去前線,勢要把白豪擋在國門之外。

越國的實力和宋國差不多,全國總兵力加在一起也就120萬,完全不是大陽帝國的對手,對於大陽的突然來犯,都不知所措,國內的各種勢力又開始活躍了起來。

主和派和投機派再次佔領了上風,一起攻擊主戰派,吳亦更是重新充滿了活力,四處奔走,到處宣揚是吳承的錯誤選擇,才給越國帶來了滅頂之災,一定要加以嚴懲。

上次在昆城受盡了恥辱,把所有的怒氣和委屈都推到了吳承一人頭上,自從回來之後,就一直背地裡偷偷聯絡眾大臣,勢要把吳承打到在地,這次大陽重兵來襲,吳亦覺得這次機會來了。

白豪率軍來襲的訊息傳來後,吳亦的反應不是積極抗敵,而是上竄下跳,趁機拉踩吳承,把大陽來襲的原因壞在了吳承頭上,主張投降大陽,放棄抵抗,用吳承一人生命換取和平,同樣引起了越國內部的反感。

越國的國君並不是昏君,之前覺的幾個小輩政見不合,互相爭論屬於正常現象,也有利於自己的統治,但這次吳亦的行為深深刺痛了自己的內心,雖然也不想和大陽硬碰硬,但自己也不想賣國,不想屈辱的活著。

更何況,剛剛才和東南聯盟達成了合作意向,正式加入了,現在如果因為強敵來犯就要退出,那越國將來以何種顏面面對東南諸國。

所以剛開始越國國君並沒有搭理吳亦,但吳亦估計是理會錯了,更加變本加厲了,居然要派人去和白豪商談投降事宜,沒有辦法,只能緊急採取措施了。

一聲令下,圈禁了吳亦,嚴厲警告了之前和吳亦來往過密的大臣,抓捕了投敵賣國之輩,越國國內更加混亂了,都在猜測接下來越國會走向何方。

本來白桀的意圖,是想給越國施壓,讓東南聯盟從越國開啟裂痕,從而崩分離析,但是沒想到,越國的反應出人意料了,看情況是要反抗到底了

白桀一氣之下,直接下令要讓白豪強勢拿下了越國的邊境城市,越國更加混亂了。

越國國內的風波也傳到了昆城,聯盟大軍都在偷偷防備剛剛加入的越軍,生怕發生意外,還好吳承的為人大家有目共睹,才沒有產生摩擦。

林蕭也在這時候來到了昆城,帶來了田彧的命令,緩和了昆城的緊張氣氛。

按照計劃大軍迅速出發了,宋國,越國,陳國,南希國,黎國各派一萬人馬,一共五萬人,偷偷潛入了大陽。

而田彧也在堯山大戰後,和秦俊見了一面,便匆匆一人前往了鹽城。

秦俊也在和田彧交談了之後,派出了多路人馬,不知去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