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揉了把他軟乎乎的臉蛋,“阿木真乖。”
“怎沒見你家貓貓?”
“我家婆在帶。”
寒喧幾句後,江月就離開了,大嬸看著前面挺拔如松的身影,她還是第一次見到把背挺得那麼直的姑娘。
在江月過來之前,隊裡清一色都是駝背,都是六七歲就能扛起比自己大一倍的木柴和去撿水桶,再大了點,幹得活更多更重,背早就彎了下去。
大嬸收回目光,對孫子說道,“阿木進學校後可要好好學習,有不懂的就要問,知道嗎?”又低頭對孫女說同樣的話。
孫女鄭重點頭,拳頭握得緊緊的,視線一直停留在江月消失的拐角處。
不止是阿木奶一個人這樣,隊裡所有人都是這樣想,他們不祈求自己孩子能有江月一半厲害,能學到點東西就很好了。
“爺爺、奶奶,還有多餘的筆嗎?”
江老太太忙得連軸轉,顧不上抬頭,“抽屜裡有,你自個找找。”
江月找了會,把藏在角落裡的筆拿出來,遞了一支給林向夏,“向夏,你坐我旁邊,幫小孩子登記姓名年齡和學費。”
“裡峰,你到前面去,讓後面的人多排兩條隊,你留在那裡維持秩序,別讓人插隊,有的話直接拎出來。”
竟然要入學,那就要透過第一關,這也是她對孩子的摸底情況。
黃裡峰不知道去哪找了塊大石頭和麻繩,用麻繩把相鄰的隊伍隔開,避免造成混亂。
多了兩個人來幫忙,報名也快了不少,隊伍保持著維定而有秩序向前走,隊伍慢慢減少。
然而教室裡的情況就不大相同了。
問話聲、回答聲和閒聊聲混在一起,讓人聽不清對方在說什麼,他們只能提高音量,但村民也會相對應把聲音提高。
江月敗在了問名字方面上,她聽了半天都沒聽出村民說的是哪三個字,重新問了遍,“你家孫女叫什麼?”
老人嘴巴動了動,他見江月還是沒聽清,雙手著急的比劃道,表情也變得緊張起來。
江月站起來,身子靠近老人,安撫道,“大爺,別急,慢慢來。”
老人操著濃重的方言一字一句道,“林,小,雪。”
江月在表上填上名字,把新本子和鉛筆遞給小女孩手上,“下個星期一記得帶上本子和筆來上學。”
小雪雙手顫抖的接過,高興的說,“謝謝江月阿姨,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江月回了個笑容,抬手讓下一位家長過來報名。
等把所有名單錄完後,太陽已經半架在山邊,只留一點橘紅的圓形,江月捶了捶發麻的肩膀,“終於把名字錄入完了,也不知道小寶那邊的情況如何。”
江老太太把表單收好,放進帶過來的袋子裡,“回去問下不就知道了?忙了一下午可把我累的,要不是看在你是我孫女的份上,我才不會幫你呢。”
“奶奶,你是不愛孫女了嗎?”
江老太太沒有絲毫動容,“我現在喜歡貓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