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瑣啊!
不是啊,我就摸了一下下怎麼就猥瑣了?
是啊,一下又一下,就比下流多一下,你想下到哪裡去...
你還想下到哪裡去?
偏執中的恤之一下驚醒,噌一下彈射開去,遠遠地躲開了然妹子。
血紅的眼睛慢慢清明,沸騰的熱血逐漸冷靜,恤之臉色羞紅。
平時多麼善良正直的我,居然也有行差踏錯的一天,無怪前輩說美色是刮骨大刀、壞道大藥,咳咳,幸好我正直善良,把持住了。
我是好人!
總結完畢,恤之給妹子蓋好毯子,調好空調,趕緊退出了臥室。
恤之不知道的是,此時的然妹子異常矛盾。身軀在本能地渴望著睡眠的調劑補益,精神卻感受著渴望已久的靈氣,飄飄欲仙。
恤之的動作然妹子能夠清楚地感知,有一丟丟緊張期待,更多的是害怕厭惡。沒一會,然妹子又被恤之的笨手笨腳逗笑。
等到恤之退出房間,然妹子徹底放鬆下來,一絲失落湧上心頭,不由得暗啐了自己一口。
這雪蓮,真的是...
收拾完廚房的恤之空落落的,看著然妹子的臥室,一瞥一瞥的,心有不甘,就像虧了幾百億——計量單位是靈石,是仙玉,不是秦幣!
鬱悶的恤之來到書房,翻閱起了心學《常人》。
先生們釐定天道人道,一開始其實並沒有將之劃界分割的意思。
《人文》描述了人,從體態、行為、偏好、聚群、常性、思想等各個方面觀察總結,並從這些方面確定了善的大勢,將人的認知拉向“人無善,與禽獸何異”。
這也是荀默在《常人》中痛斥的。
《常人》不區分善惡,只是教導人們尋找本心。
它認為善惡是上位者對於人性的約束,人如果失去野性,就會無力衝擊固化的體制。社會會慢慢淪為上人吃下人的狀態,更加禽獸。
經典的例子就是上位者從無善人,所教所學都是人吃人。
《常人》所說總是驗證著歷史,卻被歷代統治者私藏封禁,不允許大眾翻閱。甚至在如今的三大國,也只有大秦開放了閱讀,大商、大燕依舊嚴禁這類書籍。
無論是《人文》還是《常人》,都是教導人們去認識自身,掌握自身。在徹底掌握自身之後,再去追尋天道,如此才不會淪為外道邪神一般的蠢惡存在。
可惜先生們大都被他們口中的蠢惡打敗了。
傳說中,蠻神一出世就具有強大而神奇的力量,而先生們從一介凡人開始修行,即使到死都不一定能達到蠻神的境界。
先生們前赴後繼,也只是短暫地拖延了人類的滅亡。直到柳稀聖斬天,人類才開始逐漸佔據了優勢。
然而蠻神依舊難以殺死,甚至佔據著蠻夷的高位,指使信仰的愚者對人族展開攻擊。
時光漫漫,神異消散,人族終究成為了主角。
恤之很想回到那段歲月,去見證那段星河璀璨的歷史。雖然不一定有蠻神,不過確實有很多蠻夷。
那是多麼壯闊的時代,人傑宛如恆沙,在人族的大災難中燃燒綻放。
朱受、柳稀聖、李老、莊北海、荀默、禍國妖妃譚妍、紅顏禍水湯無厭,只有最為沉重的存在才能遺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
那些神魔是否存在,即使在科學唯物的現代,依舊被無數人透過詩歌、影視傳頌。而它們大多都成了那些先生的背景,映襯著他們的淵博。
以凡人之身弒神,先生們固然可敬,他們遺留的道理,自然可貴,可貴到了探索隊伍不惜滅絕藍星的地步。
恤之沉澱了心思,慢慢入神。
小人者,山溪之水也。山溪水易漲易退,小人易反易復,其能自知乎?
至於常人,知其雄,守其雌,浩瀚如海,深沉如淵,故永珍從流,無惑不愛(礙)。世聞其名,知其人,可以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