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烏巢道人的氣息,瞬間便不見蹤影,消失不見。
二十載之前,投靠帝庭的幾位準聖人物,大羅金仙。除了那太黃君畏懼追殺,每日裡呆在帝庭之外。大多都另有居所,寧願呆在自家的洞天仙府,也不願在帝庭逗留。甚至便連敖霸,也是另開闢了一處密境洞天安身。
蓋因此處的環境,實在太差。不止是時間流差,幾乎無有。便連那靈力濃度,也是不如人意。
嶽羽一直將此處宮廷,稱之為行宮,便皆因此故。閣靈山先天不足,再怎麼改造,也無可能與那洞天世界比擬,
故此是準備一待尋得更佳的洞天靈地,便立時將這北方帝庭,整體搬遷。
可惜一直以來,這南瞻部洲的洞天福地,要麼是有主之地,要麼是面積太小,不足所需。再或者便是時間逆差,靈力濃度,與他心目中的帝庭,有太大差距。
於是便一直這麼拖著,始終將這閣靈山,作為帝庭的根基之地。
微微一嘆,嶽羽心中再次升起了為自己帝庭,謀一真正絕佳修行之地的念頭。轉而又輕搖著頭,跨步入那天意府內。
一千四百載時光,玄武那圓滾滾的身形,已經縮小了不少,勉強可以動彈。
睚眥卻仍時不時的,會去調戲一番,惹得玄武暴怒。身軀兩側,伸展出無數水翼扇動。宛如是長了翅膀的皮球,瘋狂追趕。
嶽羽徑自跨步到那仙杏之下,只見此處,是無數的靈石碎塊。
碎裂之前,都是二三品的靈石原胚胎。大多都被雕琢成了玉璧般模樣。中央是一個方孔,外圍處便是‘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幾個篆體大字。
除了有些殘缺,沒有那紫色霞光之外,其餘一切,都與那鴻蒙陣石差相彷彿。
——這便是那鴻蒙陣石的殘次品,也是製作陣石的原料。
挑選出一些五行俱全的靈石,然後再以蒐集來的五行精氣,模仿出鴻蒙紫氣的部分特徵,灌注入內。
本來是隻為做一次實驗而已,最後收穫的那些陣石,實是意外收穫。
大袖一揮,便將這些廢棄碎石,全數都掃開一旁。
然後以魂念連通這演天珠本源,不過片刻,便只見一絲只有火苗粗細的白焰,出現在身前。
——此焰未見於任何道典,乃是集此界之力凝聚而成。嶽羽呼之為天界混沌真焰,威能幾乎可與他的八層塔焰合一之威相抗,可熔鍊世間一切事物。
以此焰煉器,真真正正是以天地為爐,日月為炭!
然後是一探手,從那胎藏虛空劍陣之內,取出了一個小鐘。微微一晃,便變化成百丈大小。
上書著幾個雲籙相間的篆文,正是那‘鎮世鍾’三字!
嶽羽卻毫不猶豫,將此鍾置於其上。
連續燒灼,足足四十九個日夜。當此鍾所有材質,包括那先天五色神石,九天息壤結晶,全數融化,分解提煉。嶽羽沉靜目內,才爆出一團精芒。
磅礴法力展開,始終將內中的小千世界維持。
再緊接著,卻是融入各種材料。
將此物前任主人,所融入的所有白骨氣血,還有那些品階較低的所謂‘靈珍’,全數丟棄。
整個鐘身,都以最頂階的靈金鑄就。再將那九天息壤,先天五色神石,一一融入其內。
前者的份量,較之前次煉製之時,足足增添了近倍。
最後是符文,當初煉此寶時,本身才只剛踏入玉仙境界,勉強凝聚出第五重魂印。
而今,他卻已通曉地書與那無上魔典、三垣真經,甚至得了所有祖龍傳承記憶。
距離那準聖之境,只差一步之遙。
此刻繪製的符陣,更是龐大。玄奧繁雜之處,勝過前次數十餘倍,符文卻同樣是簡潔無比。
將那小千世界,牢牢固鎖在內。又連續加入四顆由軒轅秋,代為收集的元辰星核,使這世界足足擴充套件了三倍有餘!
而當這一切重煉步驟,都一一完成時。嶽羽的眉宇間,已全是凜然之色,神情也專注無比。
直到此刻,才是真正最關鍵之時!
將那玉盒中的混沌之氣取出,分成了三股。然後以意念操縱,從一個個最微小的靈子開始編織。
整個過程,他已經用那五行精氣,試驗過不下千百餘次。早已是駕輕就熟,此刻直接選擇最穩固的一種結構為樣本。使這團五色能量,漸漸的染上一層紫意。
相比在天庭,借用周天星斗大陣那次,嶽羽此番消耗的時日更久。超出了足足數倍。渾然不覺,便已是百餘日過去。
光是模仿鴻蒙紫氣的材料,便有本質不同。那五行星力雖是精純,卻到底還是含了不少雜質。而混沌之氣,本就是這世界,最接近於鴻蒙紫氣的靈物之一。是萬物之母,由後者衍化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