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羽用手指在扶手之上,有節奏的敲擊。卻彷彿是擂鼓一般,震盪著殿內眾人心神。
預想了數個解決方法,又反覆權衡了許久,嶽羽心內,便已有了定念。
這時軒轅秋,又再次開口道:“臣已命人至中原之地,尋覓一些二三流的散修宗門北上。或者能鉗制一二。效果如何,卻是未知——”
嶽羽微微訝然,這軒轅秋的應對之法,倒是與他不謀而合。
意味深長地看了此人一眼,嶽羽灑然一笑:“也罷!這北雲國之事,便暫時依你之意處置!帝庭人手,除我禁軍之外,也可任你調派。你是我麾下,第一位大羅金仙,莫令朕失望。唯需注意,絕不可不擇手段——”
軒轅秋立時俯身應諾,嶽羽正欲令眾人散去。那魏青,卻又上前道:“陛下!一月之前,天庭有旨降下。臣掌禮部,故此代接天旨,還請陛下觀睹!”
話落時,已是取出了一道明黃符詔,以法力托起至嶽羽身前。
嶽羽只望一眼,便已猜知大概,心忖道此事,總算是來了。信手將這天帝符詔攝至身前,展開之後,果然其中內容,與他的猜測,幾乎是一般無二。
冷聲一笑,嶽羽手中法力驀地爆湧,將手中符詔,撕成了粉碎。
這天旨,殿內幾人,大多都已提前看過。那微明子,此刻更是一禮道:“那天帝此舉,雖是用心不良,不似人主。不過桃山之事,不止是關係天庭顏面。我北方帝庭,也是攸關生死。”
軒轅秋也附和道:“臣也是如此看法!此番天帝意圖叵測,我等不可不防,卻也不能全然置之不理!如今我北方帝庭,雖是借予后土娘娘千萬兵將。不過至娘娘成聖之後,最近幾年,有無數人才投靠。如今帝庭之中,光是太清玄仙境,便有二十有餘。更可隨時抽調三百萬精銳,實力不降反升——”
對自己這北方帝庭的實力。嶽羽早就是心中有數。不過此刻聽聞,卻仍是微喜。
軒轅秋口中所言的三百萬精銳,乃是他前次離去之前,命巨靈神幾人,重新組建的禁軍。
可不是如以前那般,濫竽充數,一身修為至少也需是天仙之境。且是在天庭眾多兵將中,三人挑一,選實力最強者。所用之戰車盔甲,莫不是精品,戰力也與那天庭精英,不相上下。
百萬精銳合力,組成大陣。威能加持,便足可令一位太清玄仙境,法力境界,都飆升至與大羅金仙,不相上下。
而若是主持大陣之人,本身便是大羅金仙,那戰鬥更可衝擊到不可思議之境!
唯一的限制,便是不可離大陣太遠。每遠離一丈,效果便下降一分。
似這等實力的兵將,即便是那有數萬載積累的天庭,估計也不足四千萬。還需得駐紮各處,鎮壓中原諸地的魔窟與妖族。更需防範著諸多意圖叵測的太古大能,大羅金仙。能任意調動的,估計最多不過百萬之數。
否則當初,也輪不到他,來任這北方安天玄聖大帝。
也是因其地位不穩,名不正言不順,才引至諸多強敵窺伺。須得大軍鎮壓,以固帝位。
換作他這邊,只需五百萬左右的兵將,甚至無需精銳,便可使這北地安靖。
至於這桃山之事的利害,他是早已明瞭。無需幾人相勸提醒,也知到底該如何處置。
只是這其中,卻仍舊有些玄虛,是無法透徹。
將那符詔撕碎,也並非只是為洩憤。也不知為何。他總覺得內中,有著自己未曾察覺的陷阱。
不想個透徹明白,絕不會輕易決斷。
凝思了片刻,嶽羽便再次朝軒轅秋問道:“我天庭聚集的信願之力,還空餘四十兆之巨。你等幾人,可有辦法,十載之內,再為我帝庭,招攬四百萬精銳?”
軒轅秋愕然了片刻,才開口答道:“再聚四百萬精銳,這倒是不難!不過這空餘的願力,陛下難道不需凝聚第十九階的神格?還有天庭規制,我北方帝庭只能養一千八百萬兵將,再多便是違制。是否有些不妥?”
嶽羽聞言,卻只是冷冷一笑,漠然不答。軒轅秋只看嶽羽面色,便已明白。當下也不再勸,果斷應道:“既然陛下執意如此,我等幾人,必定盡力而為!”
此時嶽羽助后土成聖的聲勢影響,已是消退。來投靠北方帝庭之人,是一日少過一日。
不過只需仔細謀劃一番,那招攬四百萬兵將,也的確不是什麼難事。甚至無需十載,七到八年時間,便可辦到。
嶽羽這才是容顏稍霽,輕聲笑道:“十年聚兵,十年操演,也大致足夠了!至於那桃山之事,眼下時間還早。朕大將未歸,新建禁軍更需時日,磨合操演。甚至那三靈,朕亦需重再完善一二。此事且暫時擱下,待得過上三五載再說。”
他話裡說的含糊,殿內幾人,也都是微微一驚。不知嶽羽所言,那大將未歸之語,到底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