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暢、程海、魏三、索超四人快步上前,合力將棺木抬起,席幕城和一名村民代表趕緊頭前帶路,向北方行進。
人群中,一名同樣喪失愛子的民婦再也忍不住,抽泣出聲,那聲充滿悲苦和哀傷的抽泣頓時點燃了沉默的悲哀,人群中哭聲四起。
見到領頭抬棺的林大人,又見到如此悲痛的護靈隊伍,路邊本不多的行人紛紛停下了腳步,恭敬地讓到了一邊,轉而加入到隊伍的最後;更多的人聽聞到越來越大的哭聲,從家中走了出來,默默跟在了隊伍後面。
隊伍規模越來越大,哭聲也越來越響亮。
韓熙載一直強忍著,嘴裡喃喃地念著《行止狀》中的文字:“運陳平之六奇,飛魯連之一箭,場中勁敵,不攻而自立降旗;天下鴻儒,遙望而盡摧堅壘,橫行四海,高步出群。”
這是他年輕時立下的沙場征戰大志,今朝方才到了真正的戰場,見到了不畏死亡的壽州軍民英雄,不由地浮想連翩,感慨萬千,口中輕吟出聲。
前方大路左轉的巷子口,一群全體頭纏白布的百姓早就等在那裡,一看到棺木,一名中年婦女瘋狂撲了過來,尖叫著:“我的兒啊,我的兒啊……”
林楓鬆開了長把,恭敬攙扶住了中年婦女,默默陪著她一起流淚。
韓熙載一抹眼角淚水,揚聲唱道:“壽州英雄王振威,為保家衛國英勇抗敵,不幸陣前犧牲,壽州刺史、中都督林楓親自護柩回家,恭請家人接靈。”
“恭送壽州英雄王振威。”葛暢等四人齊喝一聲,統一左膝屈地,輕輕將棺木放下。
那名婦人整個人趴伏到棺木上,痛哭不已。
林楓手一擺,旁邊的席幕城將一副疊得整整齊齊的黑龍戰旗遞了過來,林楓雙手接過,緩緩走到了棺木旁側,顫抖著將戰旗展開,慢慢覆蓋到王振威身上。
滿臉淚水的王父走上來,將幾乎哭暈的王母攙到了一邊。
林楓站得筆直,猛然擊胸三次,沉聲怒吼道:“恭送英靈,願在天長佑大唐,永佑壽州。”
葛暢等四人齊齊擊胸唱和。
人群的哭聲更大了。
林楓等哭聲稍抑,轉身面對黑壓壓的人群,提聲喝道:“各位壽州鄉親,請靜一靜。”
人群慢慢靜了下來,現場只剩下幾不可聞的抽泣聲和烈烈風聲。
林楓清了一下嗓子,揚聲說道:“英雄方逝,英靈永存,今天,林某代表壽州刺史府、中都督府在壽州英雄代表王振威的英靈面前鄭重起誓:
一、所有與王振威一樣在壽州保衛戰中犧牲生命的鄉兵和平民,無論死傷均享受大唐壽州士兵一應待遇。
二、全壽州之境,英雄的英靈、墓冢永遠不允許被褻瀆,違者罪加一等;
三、所有壽州英雄的家從此為英靈之地,任何人、任何時候均不得侵犯和擅入,英雄之家有權利採取一切措施保護自己生命、財產和自由,一應行為均視為正當防衛,不予追責。”
聽到這裡,本來低頭默然的幾名主將不由地同時抬起頭,不少原刺史府官員臉上泛起了震驚的表情,這三項權利可大可小,意義非同一般啊,與此同時,幾處微弱的驚呼聲在人群中響起。
此時,席幕城、韓熙載合作,已經快速在一張白紙上寫好了林楓的誓詞,並奉上筆,請林楓簽名。
林楓一揮而就,寫下了自己的大名,然後雙手將這張白紙遞給了王振威的父母,王父面露驚喜之色,雙手接過了這張白紙,小心翼翼地揣入懷中,並輕推一把淚眼模糊的王母,一齊向林楓鞠躬致謝。
“當初,林楓借安撫英靈之名落產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理念之時,好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理念的深遠影響,後來當有人提出異議時,壽州全境及林楓手下擁有壽州英雄稱號的人數已經蔚然可觀,力量不可輕視,此後,大唐全境乃至境外的大小富翁,以及擁有私產官員明裡暗裡的支援,這一理念迅速深入人心,成為人人公認之規則,最後發展成為推動天下變革的重要力量,僅從此一點,足可證顯林楓行事之智慧和所謀之長遠,嘆之敬之。”
,,以上摘自南唐史官石硯所著《南唐書?論財產之私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