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來只會元神道,對於金丹大道,也只是有所耳聞而已。
上前檢查了老張留下來的肉身,結果那肉身一碰之下就立刻煙消雲散了,讓蓉兒想要進一步探查金丹大道的想法落了空。
而且,蓉兒也很敏銳的發現了一個問題:在張三丰飛昇以後,這個世界的靈氣濃度,一下子下降了一個大層次。
本來,倚天小世界的靈氣濃度就不高,和什麼西遊小世界那完全沒法比,現在又這麼一降低……
蓉兒瞬間覺得自己破案了,找到了導致武學逐漸走向末路的原因:
老張,就是你乾的!
蓉兒很快換了一個新的倚天小世界。
這一次,在她直接上了武當山,很快和老張以道友相稱,開始以張三丰同輩道友的身份留在武當山潛修。
對於主線劇情,她依然並沒有插手,而是等得到了張無忌辭去明教教主之位、來到武當山和張三丰告別以後,她才開始和張三丰一起離開武當山,遊歷天下名山大川。
透過這種近距離的觀察和交流,蓉兒逐漸的摸清了張三丰之所以能夠飛昇的奧秘。
一方面,在於老張自己的勤修苦練,隨著他年齡增長,內力越來越深厚,老張就開始根據道經的記載,琢磨如何把內力壓縮成金丹,並逐漸的找到了另一絲方法。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太極。老張在一百多歲才創出太極,隨後又花了好多時間精研太極之道,結果,越是鑽研,就越能夠感覺到其中蘊含的絕不僅僅是武道,而是包含了天地至理。
他的太極武道本身也是從道經中得到的啟發,再加上自身的武學積累所創的,可是到了後來,張三丰已經完全停止了對太極武道的研究,而是一頭扎進道經裡面,開始研究太極真義。
直到有一天,張三丰突然對蓉兒道:“道友,我能感覺到,我在此界的時間不多了,冥冥中有一股召喚之力,似要牽引我脫離此界而去。”
蓉兒眯了眯眼,問道:“那你的金丹大道成了麼?”
張三丰此時渾身內力之雄厚,早已經完成了全部的真氣化液的過程,如果蓉兒不是使用元神道修為,僅憑武道,都未必能是他的對手了。
張三丰點點頭:“似有所感,貧道要閉關體悟一番,還望道友為我護法。”
蓉兒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
於是張三丰閉關。
三年以後,虛空中降下來一縷牽引之力,張三丰金丹大成,元神附在金丹之上,破碎虛空離去。
上一次,蓉兒是並沒有感受到這種天空中的牽引之力的,也並沒有詳細的感受到張三丰成丹的全過程。
但是這一次,她從張三丰口中對金丹大道有了一個更加詳細的瞭解,自己也經過多年的嘗試修煉,因此很輕鬆的探查到了這些變故。
說到底,金丹大道,比元神道還要差一個層次,無論是下限還是上限,都要低很多。
至少,元神道理論上來說,是有成為大道聖人的可能性的,雖然從洪荒以來,也就只有盤古大帝一個大道聖人,但至少,理論上時可能的。
而且,除了大道聖人以外,元神道修煉到大羅金仙后期,是有機會成為天道聖人的,如六聖一般的層次。
但是,金丹大道卻並不存在這麼高的上限,修煉至最高,也不可能成為天道聖人一般的存在。
當然,金丹大道有一個好處卻是元神道所不具備的。
那就是對靈氣的需求程度。
元神道如果沒有好的靈氣環境,那就不可能修的成,就像蓉兒,在非神話的小世界裡面,元神道的進步往往十分緩慢,只有去西遊小世界或在星空世界才能正常速度修煉。
而金丹大道對於靈氣的需求程度就很低了,就倚天小世界這種靈氣濃度,張三丰都可以做到以內力硬堆,堆出來個來個金丹來。
雖然,他這麼一搞,就使得這個小世界的靈氣濃度大幅度下降了。
在蓉兒看來,這個世界幾乎就不可能出現新的金丹大道飛昇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