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是要成為高富帥的男人> 第七章 論高富帥的自我修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章 論高富帥的自我修養

王美嘉在他家玩到八點,就離開了,正好張徹外公外婆也要走,就順帶給送回家。小蘿莉依依不捨的樣子,不過奶奶定的門禁是八點,她已經遲到一小會兒了。

這個時代的治安,相較起來,其實是遠不如後世的。生活在二十一世紀,上輩子的張徹雖然經常看見各種惡劣事件的報道,好像不太平似的,但那是因為網路媒體的發達,如果平均下去,很難在身邊看到什麼惡劣事件,與之相反,九十年代的南安市,小流氓竄街群架,小學操場和公園裡的吸毒,遊戲廳和黑網咖的搶劫,都是屢見不鮮的事情。再加上還沒有那麼多的娛樂活動,所以一般這個時候,都要回家洗漱看電視,準備眯瞌睡了,又以小孩子和老年人為甚。

送走小美嘉,張徹鬆了口氣,乾脆地關了電視,客廳裡也傳來“你是瘋兒,我是傻”的音樂,想到那兩小姐妹還在,他無奈地翻了翻白眼兒,一頭就鑽進了書房。

展開宣紙,順撫鋪平,以他的小身子,還有些費力地才將鎮紙擱上,拍拍小手掌,研起磨來。

人如其字,字如其人,這話很沒道理,卻又有些道理。性子怠懶,沒有原則,敷衍草草,意志不堅的人,寫字多也飄飄忽忽,橫不直,豎無骨,歪斜飄搖,不美不正。但家庭或自我如果對這方面有些要求,真正按字帖來練出一個個模板化的字來,卻又看不出這個人的性格了。

要寫硬筆,先練毛筆,毛筆練好,字的構型、姿態,也會在心裡刻下痕跡,硬筆寫得好的人,毛筆不一定好,書法不錯的人,硬筆卻一定差不到哪兒去。張徹的爺爺就是愛好書法的人,這個習慣也延續到了他老子上,張徹的前世是二十歲之後才開始接觸書法,換這一世,那就更有現在就練的必要了,直至今日,張徹這一世練習書法,已經快滿一年。

他立志要做高富帥,但其實高富帥也有很多標準,一般來說最低標準的高富帥,其實只是家裡有點小錢,就可以注重穿著打扮,以及洗面和髮型,只要先天條件沒有缺陷,就可以被一些小女生稱為男神。雖說他前世連這樣的高富帥都做不到,但換了基礎,小張徹自然又看不上這樣的“高富帥”了,他要做,就做極品。

高於立志,富於才華,帥於成就。在做到那種最低標準之後,再完成這三點,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富帥。從二十一世紀開始,國內興趣班的潮流就愈演愈烈,但小孩子天性是愛玩的,很少有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真正煉出一門特長,而只要稍稍成年,他們就會發現,這是一筆回報極豐厚的投資,在事業人際和泡妞等方面,都可以發揮極大的效益,所謂才華。

人生就好比一場複雜化的網路遊戲,或者說,其實遊戲才是劣化的人生,將升級標準和練習的經驗條量化出來,給人的規劃感、目標性、成就感和榮譽感就變得明晰多了。每個玩家的人生都是第一次體驗,而重生就相當於內測玩家,知道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情回報率最高。時間就是經驗,經驗可以換成技能點,大部分人過多地浪費在玩上,當然,這也是生命的一種必經體驗,重生的張徹已經經歷過了,就可以拿來點一些技能。

書法不是他這些日子唯一點的技能,卻可以說是所有選擇之中最重要的一個。一手好字在學習及其他事務中的重要性不必再提,書法獎項在這個年代也是完全可以作為高考加分專案的,對才藝的進步和個人修養提高更是都有深遠的影響。還有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國書法與畫技筆法是完全可以相通的,練好了書法,就是為畫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同學好了英語,其實拉丁語系就簡單了一大步,語系內的其他語種基本就難度大降,最終是完全可以如季羨林一般達到多通的。

屏氣凝神,張徹在研墨的這幾分鐘注意力集中起來。練字前的研墨,必要性就體現在這裡,精力集中後的學習效率,完全可以吊打幾十倍的學習時間,就如同許多人上課不聽講,課後做再多作業也很難追得上那些認真聽講的人。這是一種行為習慣,長此以往可以默化成一種心理暗示,書法的修身養性,很多時候就體現在這裡。

蘸上一點墨水,靠著硯臺捻一捻,他就開始下筆。第一個字是要用來進入狀態的“永”字,永字八法已經不是什麼出奇的秘籍了,相傳為書聖王羲之所創,小小而簡單的一個字,卻將書法的千變萬化集中在裡面,所謂“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不可順鋒平過;直筆為努,不宜過直,太挺直則木僵無力,而須直中見曲勢;鉤為趯,駐鋒提筆,使力集於筆尖;仰橫為策,起筆同直劃,得力在劃末;長撇為掠,起筆同直劃,出鋒稍肥,力要送到;短撇為啄,落筆左出,快而峻利;捺筆為磔,逆鋒輕落,折鋒鋪毫緩行,收鋒重在含蓄。”基本上所有寫字需要用到的筆畫,都在永字裡,其字型構型簡約,卻又需要胸有成竹,才能將整個字的氣骨撐起來。

唐朝李陽冰有書贊曰:“昔王逸少工書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切。”

流利順暢地寫完永字,張徹才開始翻開字帖,先慣例性地大致翻看一些,將其構型風格,和成字氣勢在心中醞釀起來,才選定一個,下筆臨摹起來。

他選擇的臨帖,是趙孟頫。

趙孟頫在外行人看來,或許沒那麼出名,許多人只知道顏、柳,或許還聽說過米芾和蔡京,卻不知身在悲劇朝代元初的,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趙孟頫。

趙孟頫的書法成就遠超米芾蔡京之流,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他的書法工而不失逸,有點像行楷,作為外行人審美來看,應當算極為好看的書法了,也因此被日本、朝鮮等國所喜愛,董其昌評價說,因熟而俗,直白一點說,就是比較媚俗,一般人能看得來,比較容易吸引小女生。

當然,他被張徹看中,不止是這個原因,趙孟頫認為,“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這理論張徹極為贊同,而他提出這個理論的重要原因,更是因為其本身書畫雙絕!完整地說,他被後世贊為書畫詩印四絕,其繪畫成就極高。他字子昂號松雪道人,被明人王世貞贊為:“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能與曠古絕今的全才蘇東坡並論,除了同樣是全才的達芬奇,張徹就服他了。

承接前言,他的“筆法字形”理論,除了書法,正是運用為作畫!趙孟頫提出“書畫本來同”口號,筆法也是用畫筆法,字形就是畫形,是立意,是完畫成品!張徹臨摹他的書法,就是要揣摩領會,將他書畫雙絕的本事,一併給學過來!

青燈香墨,重重書架,小張徹就在這大大的書房中,踩著椅子趴在桌上,一筆一劃,認真地臨摹起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