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驚喜之下張恆,對於吳濤壓根就沒有提防之心,那是知道什麼,就說什麼,絲毫沒有警惕之心。
……
「我等世家名門,所修練之法,皆是祖輩流轉下來的,因為從來不傳給外人,所以人稱家學,又稱世典。」
「我耀郡張氏,便是傳承我祖先祖張顯光的道法,當年劉家初代仙帝建立大晉國之初,先祖張顯光立下大功,因此張家才成為了世家。」
「其他的世家,也是同樣,大多數來自於建.國之初的分封。」
「今日,大晉之世家,要麼傳承自建國之初,要麼是後來崛起的後起之秀,總之世家分六等。」
最頂級的頂級家族,家族中必須有紫府期修士坐鎮,可以帶領眾多的世家對抗皇權,被稱為王座家族。
王座家族一般都控制著數個大域,宛如一個國中國,大晉皇室的命令,在這種家族的勢力範圍中,基本上行同虛設,如同諸侯國一樣。
稍微次一點的是一等家族,一等家族也需要有元嬰期後期修士坐鎮。
一等家族基本上也可以控制一方大域,如同封疆大史,他們雖然不敢在名面上反對皇權。
但是,一直陽奉陰違,很少聽從皇室的號權,有一定的自主權利,自由度很大。
……
接下來便是二等家族。
二等家族家族中,也要有元嬰期中期修士坐鎮,否則根本震懾不住宵小之輩,守不住一郡祖地。
這樣的家族,一域之首,要是行事作風強勢一些,便可以節制他們。
三等家族雖然不能長期擁有一片屬於自己家族的郡府,做為祖地,但是也是有一片自己領土的。
不過想要維持三等家族,最起碼也是需要元嬰期初期修士,才能保住位置。
而且,一域之首對於他們的限制更大。
……
再往下的四等家族,就沒那麼多的講究了,結丹期後期,結丹期中期,結丹期初期的修士,便都可以維持的住局面。
不過,三等家族以下的家族,別說和皇室,域首相鬥了,一般連一郡之長都鬥不過。
郡府發的命令,在不可觸犯他們底線的情況下,他們都需要遵守。
……
最後便是五等家族了。
五等家族是最低的家族,就連大晉國的七品縣令都可以對付他們,與一般的地方豪強而言,他們的祖上,僅僅只是多出了一個顯赫的先祖罷了。
「我張家最顯赫的時候,曾經為王座家族,是頂級世家名門。」
「中興老祖張道一天縱之姿,成就紫府之尊,只可惜後輩不孝,家族的品第,一降再降。」」
吳濤聽聞這等從幾千萬年,一直流傳至今的浩瀚家族歷史,又聽聞張家曾經出現過紫府期修士,不禁十分動容。
只見,吳濤如此說道:「哦,能有紫府期修士,你們張家的底蘊,可真是深厚啊?」
原本一臉自豪的張恆,聽到這句話後,苦笑說道:「那都是最早數十萬年之前的事情了。如今的張家,不上不下,十分的尷尬!」
「我們張家,如今只有三名元嬰期修士,一名是我的祖父元嬰期中期的家主,另外兩位則是同輩分的叔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