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他深深打量了淮陽候關翔一眼之後,緩緩的說道:“辦法嘛……老夫倒是有一些,執行的事情的話,就交給淮陽候關翔你了。”
淮陽候關翔聞言,眉頭緊緊皺起,這個老傢伙到底在耍什麼花招,如今內亂四起,哪有那麼容易平息。
要是能這麼容易平息的話,早就被人平息了,還能等到現在。
但是官高一級壓死人,更何況宰相李寧還不止高他一級。
淮陽候關翔也沒有辦法,只能連忙躬身行禮說道:“宰相大人說的哪裡話,這麼重要的事情,怎麼能交給我一介莽夫來辦呢!”
李寧輕笑了一聲,搖了搖頭,然後說道:“亂世之中,掌握軍權者才掌握主動,這一點你不會不明白的,關翔你小子可有點不老實啊!”
淮陽候關翔聽到這話,背後冷汗直冒,這個老東西這是想要逼死他呀。
……
見敲打的差不多了,李寧便轉過頭來,將矛頭對準了自己的徒弟尚書令於善。
尚書令於善在此時,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
而李寧之所以會對自己的徒弟尚書令於善出手,也是出於一片公心。
他要在死之前,將他能做到的事情,全都一口氣做完。
又是經過一番警告與敲打之後,見到連尚書令於善,也老實下來。
李寧便對著山海關的文官武官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依吾的看法,欲要平息內亂必須先擴兵,從周圍幾個省份徵兵,徵二十萬青壯年進入軍中,將山海關中計程車兵們,擴張到三十萬之眾。”
“要擴軍,首先要要有軍餉和糧草,首先要向陛下請旨,將山海關內外幾個省的稅收,不必進入國庫,直接交給山海關,作為軍餉。”
“其次,國庫內部還有最後一份餘糧,正好可以作為擴軍之用。”
“外患既平,內亂必定,須以雷霆手段,最快速度,解決掉已成燎原之勢的叛亂。”
尚書令於善和淮陽候關翔兩人,及其他文官武官們,聽完李寧的辦法之後,頓時就是面色一變。
李寧提出的這項決定,看似能以最快的手段,將叛亂解決掉。
但是實際上,如果真的按照這個方法來執行的話,就必然是要引起朝野譁然,百官爭議,就連皇帝都會極為的不滿。
不僅如此,更加可怕的是二十萬的壯年男子,被抽掉之後,附近幾個省的耕田農時,想都不要肯定會被耽誤,屆時一定會民怨四起。
不僅是要得罪上面的多方勢力,在下方的百姓之中也不會得到好名聲,即使是暫時解決了眼前困境,事後也很容易擔責任、背黑鍋。
這中間,究竟有多麼嚴重,會引發怎樣的後果,明眼人皆是看的明白!
到了最後,一旦是出了問題,做這件事情的人,也就要跟著倒黴!
宰相李寧快要死了,自然不怕這一點,可是他們還年輕啊,日後的路還長著呢。
所以,聽到了李寧的話後,首當其衝的尚書令於善和淮陽候關翔兩人
(本章未完,請翻頁)
卻是壓力山大,汗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