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春裝模作樣地思考著,實際上要些東西大多也是跟修煉有關的。而他自己的修煉,自己心裡很清楚,在他自我封印耀光的特殊修煉期間,除了上一次進入那個耀光生靈的墳墓之外,吸取了一些蘊藏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耀光靈氣。才能讓他提高一些耀光的實力,平常的方法,那幾乎就沒啥用。除了戰鬥,也只有不停的戰鬥,有可能來提高他的實力底蘊。
那現在既然只要自己稍微做個嚮導,當個打手,便能獲得一份可以自己選定的寶物的話。南宮春倒是為他的兩個徒弟考慮了一下。
“不多不多,我的要求也不高。但是得分兩層,第一層就是基礎的,我要的數量不多,玄階中級以上的耀石。以及初學者繼續提高藥光數量所需要的一些輔助草藥,我記得應該是有32種,每種都給我來幾株。
然後第二層的話,就是遇到一些突發情況,我出手相助,如果能幫助你們大忙,你們需要額外向我支付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可以等到你們拿到你們想要的東西之後,我再提出來,你們看如何?”
這一對男女思考了一下,似乎有著一些可以暗中說話的密語之術。
最後女的說道:“玄階中級的耀石可以做到,你要的初學者再度提升耀光數量的輔助藥草,這些也可以,畢竟都是初學者的東西,天底下每個宗門多多少少都會有,全部給你弄齊,也沒有問題。
至於你說的第二層,我們也能夠接受,只是到時候你提出來,不要太過分就行,畢竟我們烈火派也不是什麼名門大派?”
這一對男女其實心中還是有所疑惑的,那就是一個看起來實力跟他們相差無幾的人,怎麼會要求玄階中級的耀石?然後又是初學者的藥草,難道說是為他人所準備?在他們的潛意識中,似乎一旦能拿到一些好處,怎麼說也得優先為自己考慮呀。不過好在這些要求並不算高,也沒有獅子大張口。雙方就這樣確定了下來。
南宮春首先站起了身,然後說頭:“那就這麼說定了,我得向我的家人回覆一下,讓他們知道我去幹什麼了,應按照行程,我今天晚上做的時間就要回到我們家鄉的小村莊裡面。”
這男人欣然點頭,之前還有所懷疑,面前這個人是否是同道中人,是共同為烈火靈珠而來的,但現在一看,或許真的就是個過路之人。這讓他們也安心了不少。
南宮春找到了專門派送信件的人,然後簡單的寫了一封信來告訴他父親南宮鎮自己接下來的行程,然後也讓他們不要過多擔心。
南宮春稍微整理了一下,然後就跟著這一對男女沿著最近的山路一路向上走去。南宮春看到這熟悉的路,這可是他剛剛下山的路呀,現在又要上去了,他還是早早的把禦寒的衣服穿上。這一對男女也是如此。
後來在登山過程中瞭解到這男人叫炎通柱,另外一個女人叫火琴。兩人的年齡都已經20多,比南宮春大了不少。
他們兩個人都是烈火派的內門弟子,出身不明,但名字好像是門派取的。烈火派主要修煉著一些火系的耀光術,如果有火系的耀光之力作為天賦支撐的話,實力還是不錯。當然,大多數的人對於自然之力,哪怕是到了六個耀光之後,所展現的效果依舊很低。當然這也得和烈火派的地理來進行考量,畢竟是在北方平原這種地方,稍微比較偏僻,能找到一些天才也是相當不容易呀。
面前的這一對男女似乎具體耀光術,應該是在六個以上,具體的恐怕也只有等他們展示耀光之後才能知道。畢竟深入一個自己從未到達過的地方,他們不選擇嚮導,是因為他們要做自己的事情,雖然之前明明說要把南宮春當做打手一樣來對待,就是不知道在這兩人的心中到底是對於南宮春的實力評估究竟是如何?
南宮春這叫前方的大山說:“現在我們算是真正進入到高天原的群山地貌中,外部環境還算不錯,雖然有點冷。按照你們之前的描述,似乎你們所需要的東西離這兒還有段距離,一直沿著這座山,右邊的小山路一直走應該能在明天中午的時候到達,你們想去的地方。”
“我倒想問一下,你們這些本地人去高天原深處歷練,一般是怎麼安營紮寨的?”炎通柱感覺自己身上很冷,他不得不釋放耀光術,讓自己的體表燃燒一些火焰來取暖。
南宮春指著遠方說道:“如果你們能往峽谷那個方向走的話,會有三個大本營,那是專門給沿途歷練或者探險的人所準備的休息場所。三個大本營相聚的距離非常的合理,如果你早上從峽谷上面進入的話,大約在傍晚的時候就可以到達第一個大本營。然後你就能在那裡面休息,像我們這樣單獨進入的話,可能就要找個山洞了。要不然的話就得挖雪屋。
還有我建議你們不要釋放耀光術來進行驅寒,因為越靠近高天原深處,這個風實際上是裹挾著一些自然耀光之力的。這是天地孕育而生的,所以這種寒冷能用皮肉忍受就忍受,不然的話,你會越來越累的。”
這話倒是讓炎通柱和火琴神色大變,他們來之前可沒有聽到有這樣的訊息。立刻熄滅了自己身上的火,然後穿上了更厚的禦寒衣,緩緩地走著。
“這大自然還真是神秘莫測,想不到這風居然還有耀光之力?如果不是兄臺提醒,或許我還真的很難發現。”
南宮春用手揮動了一下,然後說:“我們這個世界上下原本就充斥著大量的天然耀光之力,在聚集的地方,就容易形成這種。所以我倒覺得修煉從本質上來講有點逆天而行的感覺,按照自然界的規律,應該將天地將匯聚起來的力量進行分散,而我們的修煉切恰好相反,而是去搜集散落的這些耀光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