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網路時代,網路媒體、入口網站的新聞永遠是最快的,而紙媒相較而言,則要慢了太多。
第二天早上,舒米工作室投拍《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新聞,才在大量紙媒上出現,在一些娛樂報紙上,這條新聞又佔據了頭版頭條——
“‘愛情’綜藝冠軍捨棄《山花爛漫》,轉投《那些年》懷抱”——西川娛樂報
“大米隱言:其在《山花爛漫》劇組或遭受不公正待遇”——燕京娛樂報
“爆紅純愛《那些年》閃電投拍,‘小天后’大米出演劇中女主”——娛樂觀察
“大米參演青春愛情電影《那些年》,被粉絲吐槽‘不務正業’”——娛樂天天看
“專家預測,《山花爛漫》、《那些年》或都將年底上映,上演票房大戰”——華中娛樂報
“……”
這些紙媒的報道,角度各異,大寧娛樂日報和大寧音樂日報這兩份圈子裡的權威報紙雖然也報道了此事,不過卻都對大米進軍影壇不太看好,尤其是大寧音樂日報,不僅僅在首頁下襬刊登了新聞,報紙二版又出現了紀昌盛的評論文章。
文章中,紀昌盛頗為無奈地斥責舒泓明、大米,既然身為音樂人,尤其是未來年輕一代最具天賦的音樂人,就應該潛心專研音樂,不斷提升自己,為樂壇創造更多的音樂財富,而不是被一顆浮華的心影響,跨界發展很可能兩邊不討好,最終反而耽擱自身。
不過,在文章最後,紀昌盛還是宣告瞭一下:“……當然,年輕人終究有年輕人的想法,大米要嘗試出演影視劇,我心中雖然惋惜,但並不會反對,只希望大舒、大米在‘嘗試’之後,能夠重歸樂壇,吸取教訓,將來必然會成為一代大家。另外,我也希望影視圈的前輩們,能夠適當照顧一下這位新人……”
紀昌盛在文章中的意思很明確,他並不看好大米在影視圈的發展,不過還是希望大米在影視圈“玩”得開心一點兒……
同樣,除了紀昌盛外,樂壇之中,還有許許多多看好舒泓明、大米的音樂人表示了一下惋惜。
在DK音樂“愛情”綜藝大賽上,舒泓明、大米充分證明了他們兩個的實力,舒泓明一晚上拿出三首金曲,大米對三首歌曲的完美演繹,都讓他們認識到,這兩個人是樂壇寶貴的財富。
“愛情”綜藝大賽過後,有的人早就開始私下裡說,如果不是大米年紀太小、出現在歌壇的時間太短,現在哪怕真的“封后”,也是理所應當的——一首《我只在乎你》,已經足以捧出一位歌后了!
……
相較於舒泓明、大米此刻的滿身讚譽、超高的關注,《山花爛漫》劇組的人簡直鬱悶到死。
辛辛苦苦一個月炒作出來的人氣被人截胡,硬生生地被大米和《那些年》搶走了一半,而且他們劇組還被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媒體記者扣上了N多黑鍋,像是“久不抉擇錯失人氣演員”、“大米因不公正待遇憤然離場另起爐灶”等等負面新聞一大堆,簡直讓劇組雪上加霜。
鄭遨這位導演,也是焦頭爛額,心情一個不好,逮著人就罵。
當然,鄭遨並不孤單,同樣處於當初炒作漩渦的陳紫仙,這時候也好過不到哪兒去。
本來她想靠著《山花爛漫》的選角,踩著大米上位,也讓自己的名氣更大一些,在影視圈也更好發展。結果大米現在一退出《山花爛漫》的女主角競爭,立刻就有不少媒體開始調侃她“只能挑大米看不上眼的”。
還有一些媒體,更是把她還有大米的榮譽翻了出來,一一對比,最後吐槽:
“……我們實在是難以想象,同樣是樂壇‘小天后’,大米各方面的條件,遠遠要比陳紫仙更為優秀,《山花爛漫》的劇組為何會這麼難以抉擇,最終導致大米退出,另起爐灶。或許這其中真的如同傳聞,大米一直在遭受著不公正待遇……”
看著這種類似的報道,陳紫仙只覺得自己胸口憋著一口淤血,吐也吐不出來的那種,只能在心底暗暗詛咒舒泓明、大米。
不過,她的詛咒顯然沒什麼卵用。
在DK音樂“愛情”綜藝大賽後,舒泓明、大米不是一般地順利。
五月二十六日下午,記者招待會結束後,舒泓明、大米一起接受了紅浪新聞俞秀麗的專訪。
專訪結束後,下午六點鐘,舒米工作室上傳了舒泓明、大米在DK音樂“愛情”綜藝大賽上的三首新歌,一大票迫不及待的歌迷粉絲立刻下載試聽。
二十七日下午六點鐘,一天時間過去,三首金曲新歌的24小時成績出爐。
其中,《我只在乎你》的首日下載量達到了一百五十九萬,為三首中成績最佳。
之後排在第二位的,則是有“神話”主題網路大賽加成的《美麗的神話》,首日下載量達到了一百一十三萬。
至於最後一首深情款款的《我願意》,只比《美麗的神話》少了兩萬,達到了一百一十一萬。
三首新歌,同一時間上傳,單日資料全部突破百萬,縱然不少人都已經有心理準備,還是驚愕的要命,DK音樂更是在第一時間又給大米打起了橫幅廣告,大肆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