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昂將軍將舊事說完,議事廳中一片寂靜。
王景弘瞄了一眼鄭和,見鄭和正在沉思之中。於是,他便勸慰趙昂:“趙將軍無須動這麼大的怒氣,你先請坐。
今天晚上,我們就在商議討賊之策,我們一定要除掉這個惡棍!
聽你說來,陳守義這個傢伙這一輩子身負無數人命,壞事做盡,稱得上是惡貫滿盈了。
這一次,我們一定不能讓他再逃了!”
見趙昂坐下來之後,仍然在憤憤不已,王景弘副使想了想,便又說道:“各位將軍,陳守義的出身來歷趙昂將軍都已經說清楚了,諸位將軍有什麼建議儘管敞開來說,務須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說完之後,王景弘副使環顧了一遍座中諸將。
只過了片刻,參將趙泰起身準備說話了。
趙泰將軍今年五十一歲,方面長鬚,身高五尺出頭,身體偏胖。
當年,在永樂大帝遠征大漠之時,趙泰將軍就是其麾下的一員戰將。趙將軍經歷過無數的生死決戰,立有崇高的功勳。
如今,在大明遠洋水師眾將領之中,趙泰將軍年紀最高,資歷最老,戰功最多。
趙泰將軍先朝兩位使節大人拱了拱手,然後遍視了一圈兒眾將軍,之後,他才開始發表見解:“兩位使節大人,各位將軍,我認為,對付像陳守義這樣的不義之徒,假如是在中國的周邊,那麼,我們肯定要毫不留情地剿滅,一定要為民除害,決不能姑息養毒。
但是,目前我們大明遠洋水師是在海外,此地距離中國有十萬裡之遙。也就是說,我們沒有穩固的後方,沒有足夠的後續兵員補充。
榜葛刺王國之兵乃屢敗之卒,沒有什麼戰力,根本就指望不上。
現在,我們遠洋水師可戰之兵不過兩萬人左右,人數大抵上與小瀛洲島海盜相差無幾。如果我們強行征剿,萬一有失,後果將不堪設想。
古人云:‘兵兇器,戰危事也。’在戰場上,誰又能夠保證我們大明水師一定會大勝完勝?
退一步來說,假如強行征討,雖然最後剿滅了海寇,但我們大明水師亦傷亡慘重,那麼,本次下西洋之舉是否就到此而止、半途而廢了呢?
假如真的出現了這種情況,那麼,將來回國之後,我們又如何向當今聖皇陛下交代?
這樣像天一樣大的過錯是沒有人能夠承擔得起的!
基於以上這些原因,我建議,招安為上。
我還要說明一點,我趙泰戎馬一生,曾經追隨永樂大帝縱橫大漠、奮戈草原,殺得蒙元王公聞風喪膽,趙泰什麼時候貪過生?什麼時候怕過死?更加不要說什麼畏懦怯戰了!
我獻此策,主要是從大局著想。
如果兩位使節大人決定剿匪,那麼,本將軍一定會衝殺在前,絕不落於他人之後!”
趙泰將軍說完之後,又看了看眾人,見眾人都在微微地點頭,他便衝兩位使節大人一抱拳,然後落座。
趙泰將軍剛剛坐穩,劉賢聚參將已經起立。
劉賢聚將軍正值而立之年,其人白面無鬚,一雙不大不小的眼睛時時放射出的光芒堅定而又溫暖人心。
劉賢聚身高六尺,身材偏瘦,但絕非瘦弱。其人一向慮事精細周詳,公認乃大明遠洋水師第一智將。
劉賢聚將軍先向二位使節大人行軍禮,然後衝眾位將軍一抱拳,隨即朗聲說道:“二位大人,我支援趙泰將軍的見解。
從大局來看,招安的確是上策。匪我雙方將不動刀兵,化干戈為玉帛,雙贏雙安皆大歡喜。
那麼,我現在就假設,我們已經決定招安,於是,解決整個事件的關鍵一點就在於陳守義是否會接受招安。
趙昂將軍剛才說過,陳守義一生侵義犯理,血債累累。所以,陳守義的心裡應該尤其清楚,即使朝廷能夠赦免了他,江湖中人也絕不會放過他。
中原早就已經沒有了他的立足之地!
所以,數十年中,陳守義才會北竄南逃西奔,亡命越海十萬裡,到西洋番國來站腳。
趙昂將軍剛剛說陳守義‘猛如虎,狡勝狐。’
狐性多疑。
陳守義一生都在黑道上打滾,奔波逃命。他所接觸的人都是爾虞我詐之徒,誠和信對陳守義來說一文不值,他憑什麼會相信我們,從而接受招安?
基於這些原因,我斷定,陳守義一定不會接受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