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終歸亮了,但郭濤還在繼續等待。
終於,太陽光照射在了崖頭的青藤上,藤葉上的露珠折射出了陸離的光芒。
郭濤點燃火把,涉過水池,站在了崖下的方石上。
他伸手摺了幾根細藤條,將火把綁在了背後,火把在他頭上方右側慢慢地燃燒。隨後,郭濤深吸了一口氣,定了定心神,順著藤條開始向上攀爬。
石臺距離上面的山洞口有兩丈多高。
郭濤扒在洞口向裡張望,洞裡一片昏黑,什麼也瞧不清楚。他又側耳仔細地聽聽,洞中沒有一絲動靜。
於是,郭濤又順著藤條攀高三尺,小心翼翼地跨入洞中。
他站穩身形,再次深吸了一口氣,平穩住心神,然後解開細騰,取下火把。想了想之後,他又用手中的兩段細藤條將洞口正中六七根手腕粗細的藤條紮成了一束。
這時候,太陽已經升上了東山頂,明亮的陽光直射入洞,晃得郭濤兩眼發花。
郭濤手執火把猛地轉身,他的面前是一條甬道,想象之中的山精樹怪毒蛇惡鬼都沒有出現。
郭濤長出了一口氣,心裡頓時輕鬆了許多。
他向身周大略上掃了兩眼,這個山洞高約七尺有餘,寬近一丈,洞壁非常平整,好像有人修整過,但偏偏又看不出人為的痕跡。
郭濤探出火把準備前行,可他只邁出了一步,就又停了下來。
因為,他看到前方三丈之外立著一塊四尺高的石碑,碑上刻著兩行大字:只須爾來,即是有緣。墨門之興,其在汝乎!
郭濤頓時愣立當地。
眼前的一切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即使他猜破頭也沒想到會在這座荒島上重又見到大漢文字。
郭濤歪著頭細細地品味這十六個字的意思:“似乎是有一位墨門高士在此隱居,他和我有緣分?墨門振興,難道與我有關係?難道說這位高士要收我為徒?”
郭濤欲報親仇正投師無門,現在機會來了,他當即決定立刻拜師。郭濤先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後在石碑前端端正正地跪好,大聲說道:“弟子郭濤,拜見師父。”
郭濤一連叩了五個響頭,連稱了五遍師父,山洞之中迴音陣陣,但始終無人答應。
郭濤的心裡隱隱地升起了一股不祥的感覺。
他站起身來,舉著火把,慢慢前行,只見兩側的洞壁上刻滿了各種人形和文字,想來這些石刻就是他夢寐以求的武功。
但郭濤不敢亂看。
按道理,他總得先拜見師父。其他的,只能而後再說。
山洞深近八丈,洞底左右兩邊各有一扇石門。左側的石門緊閉,右側的石門洞開,門裡好像有光。
於是,郭濤舉著火把慢慢地走進了右側的石門。
這是一間方圓足丈的石室,室內真的有光,是天光。這間石室的室頂上有一個一尺粗細的小山洞直達地面,天光從上面漏了下來,所以,這間石室裡並不是漆黑一團。
石室裡空蕩蕩的。
藉著火把的光亮,郭濤看到角落裡有幾隻黑乎乎的木碗,他上前打算取只木碗瞧瞧,但木碗觸手即破,只只如此。
郭濤心裡生出了疑問,小聲嘀咕道:“這些木碗都已經朽爛了,也不知道是幾百年以前的古物,難道我剛拜的師父是幾百年前的古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