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低頭略一思襯,原來太后是想豎起來柳嬪對付方嬪麼?
老人冊封結束後,很快就輪到了新人。
為首的當然是方嬪,她是所有新人裡位份最高,入宮最早,宮殿也最好的人。
皇帝面容帶笑,太后卻表情淡淡,誰都能看出來太后對方嬪的不喜。
“真是野雞變鳳凰,這樣的人竟然也壓在了咱們的頭上。”
元春聽到一個女聲小聲地說,她微微轉動了眼珠,發現說話的是那一對惹眼的雙胞胎姐妹,只是不知說話的是沈玉珠還是沈玉翹。
不過有柳嬪在前面當反面教材,大家雖然心有不平卻也不敢過分表露。
常在的位份,共有三位。
京兆府尹家的姚七七,賜香樂宮,與周嬪離得倒是比較近,都在御花園附近。
陝西總兵家的高爾妍,賜茉莉宮,與宛貴妃的茹芷宮比較近。
禮部尚書家的女兒張嫻榕,賜墨雨宮,挨著柳嬪的宮殿。
姚七七明顯是做過功課的,對皇宮的宮殿有了解,所以對自己分到的香樂宮有點不滿。
貴人的位份,也有三位。
工部尚書之女羅晴是一位骨骼嬌小,但略有傲氣的女子,被封為羅貴人,賜居樂陽宮。
還有掌管京城西北庶務的劉將軍之女,劉一琴,賜居春菊宮。
另有翰林院副院士之女,王柳柳,賜居春草宮。
四位答應。
沈玉珠沈玉翹姐妹上前受禮,賜居永樂宮。
江南符俏兒,賜居姚七七的香樂宮偏殿。
還有位馮答應和王答應,被分別分到了羅貴人的樂陽宮和高常在的茉莉宮。
本來答應是不能住入一宮主殿的,但是兩位沈答應是太后欽點,所以有了特例。
後宮嘛,並沒有一成不變的規矩,只是要看定規矩的人願不願意為你破例就是了。
全部人冊封完畢,位份最高的方嬪要帶著新妃嬪們對太后和皇帝行三叩九拜之禮。
在皇帝讚許的目光下,她從殿後緩緩向前走去,精緻溫婉的臉上帶著輕巧的微笑。
“臣妾祝太后娘娘福壽安康,祝陛下國泰民安!”
眾妃喊著口號盈盈下拜。
忽然,不知道是誰下拜的時候踩到了裙角還是怎麼了,一個身處中間的宮妃突然向前跌倒!
妃嬪們本來站的就近,穿的禮服又是裡一層外一層,行動頗為不便,這一下頓時跟多諾米骨牌一樣嘩啦啦地尖叫著跌倒了一片!
為首的宛貴妃和方嬪,高爾妍等人站得靠前,沒有被連累,但殿內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太后和皇帝的臉色一下黑如鍋底。
“宛貴妃,你帶著新妃嬪們第一次覲見哀家和皇帝,就鬧成這個樣子麼?!”
太后臉色冷厲地看著宛貴妃。
宛貴妃連忙跪下請罪:“太后娘娘息怒,都是臣妾教導不利!”
“還不都趕緊起來!成什麼樣樣子!”太后身邊的張姑姑大聲斥責道。
妃嬪們再不敢亂叫,努力掙扎著從地上起身,此刻殿中跪著的就只剩下宛貴妃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