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嬤嬤拿著幾張紙細細地看了一遍,似乎在沉思著什麼,過了一會兒她又看了兩遍,搖頭笑道:“我在宮中這麼多年也沒想到這樣的辦法,賈御侍真是心思機巧。”
“宮中規矩繁多,不比家裡,若是都寫成這樣的條條框框恐怕也太多了。”
元春笑著說。
這是她為探春編纂的治家條例,賈府太過龐大,奴僕幾百餘人,很多規矩都是口頭上的,只能約束底下剛進來的小丫鬟。有不少上了年紀的媽媽嬤嬤們仗著資歷不把主子的話當回事兒,還暗地裡給主子使絆子。
所以元春一收到探春的信就苦思冥想了一晚上,連夜制定出來了一套《規矩大全》。
裡面黑紙白字地寫著各級丫鬟們需要做的事以及犯了錯之後的懲罰。
例如摔了碗碟怎麼辦?第一次可以酌情免罰,第二次便要略施小懲,第三次便要著手懲罰,或原價賠償,或自降一級,罰一個月的月例銀子。
有偷盜財物的怎麼辦,假公濟私的怎麼辦,中飽私囊的怎麼辦。
不論是老僕還是新奴,一律都要按照規章制度辦事,一旦發現錯誤就要記錄在冊,留個案底。
若是案底累累,就算是八代都在府上當差也不行,嚴重的還要把沾親帶故的關係鏈一起剷除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是三五口的人口簡單之家就算了,可一旦龐大起來,便必得著手剪除那些枯枝爛葉,這才才不致使整棵樹都發黴發爛。”
元春在寫給賈府的信中道。
“賈御侍這樣的做法是好的,可免不了有些人會從中阻攔。”
邱嬤嬤道。
“阻攔就阻攔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會有辦法應對的。”元春淺笑著說。
這樣做必定會觸動到一些人的利益,元春叮囑了探春必要的時候去找賈寶玉和林黛玉幫忙。
賈寶玉是府裡除了賈政最受賈母疼愛的主子,林黛玉頭腦清楚,可以幫賈寶玉和探春出謀劃策。
邱嬤嬤讚賞地看著元春。
元春沉吟了一下道:“其實我想著,現在宮中也沒有什麼明確的章程,我想借此給陛下和宛貴妃娘娘看看,若是可以咱們也可以在宮中推廣。”
邱嬤嬤微微一愣:“這恐怕動的干戈太大了。”
賈府中若是探春和王熙鳳不能做主,賈母可以出馬,可宮中涉及的人太多了,不僅僅是各宮的主子們背景強大,連後宮最大的主子太后娘娘答不答應都不一定。
“咱們可以先讓陛下和宛貴妃娘娘看看,若是可以先在臨敬殿和茹芷宮實行也成。”
“這……不知道陛下會不會答應。”邱嬤嬤猶豫道。
“陛下一定會答應的!”
元春卻對皇帝很有信心。
後宮裡馬上要擠進來二十位主子,下面的丫鬟奴才加起來就得一二百人,若沒有規矩章程都只按口頭的規矩辦事,沒多久就要亂成一鍋粥。
元春讓抱琴幫忙又重新抄寫了一份,與邱嬤嬤一起商議著做了些適合宮中環境的改動,拿起章程去了臨敬殿。
恰好宛貴妃前來彙報冊封典禮的事宜,聽元春與邱嬤嬤說了此事,又仔細看了擬定的章程,宛貴妃展顏笑道:“本宮一早就想把這些給理出來,只是一直不得空,倒是嬤嬤和賈御侍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