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慚愧地道:“奴婢謝娘娘讚許,可王爺的匕首被盜,這兩日奴婢日夜反省,雖然不用去陛下面前侍候,可仍舊羞愧不已,連這件小事都沒做好,奴婢不敢再接管陛下宮中之事,若再出紕漏,奴婢萬死難言其咎……”
元春其實很想擠出幾滴愧疚的眼淚,但是無奈怎麼也哭不出來,只好把身體放的更低,顯得謙卑惶恐無比。
太后笑道:“這倒是奇怪了,若是別的宮女有了這個機遇,恐怕高高興興地就跑來謝恩了,你倒是在這兒千般不願萬般推辭的。”
“奴婢年輕不經事,但祖母自小教導過奴婢一句話,奴婢不敢不聽。”
元春道。
“哦?什麼話?”
“祖母自小告訴奴婢,人活一世,有多大的腦袋就戴多大的帽子。”
元春規矩地說:“陛下身邊的夏公公在宮裡熬了二三十年,經過了多少歷練才能在陛下身邊任兩宮總管,就算是李嬤嬤犯了錯,可也是從陛下小時候就開始伺候的,這才有了些資歷能管事了。”
“更何況,上次奴婢兩次升遷已經是破了宮中的規矩,惹得諸位宮中姐妹頗有怨言和流言,直說奴婢是仗著家裡的勢力才……”
元春磕了個頭,道:“如此一來,奴婢萬萬不敢再仗著娘娘寵愛就忘了自己的資歷身份,若是如此,辦不好差事是輕,萬一損毀了娘娘的聲譽,奴婢就是以死謝罪也不足惜啊!”
元春的語氣很卑微很誠懇,從為太后好的角度出發去勸。
不論是宮女太監的升遷都要有跡可循,上次元春被太后提拔了皇帝又提拔,已經讓很多宮女在背後議論紛紛了。
不懂朝政的只暗罵元春狐媚子,不知道用了什麼歪門邪道讓皇帝和太后都喜歡她。略知道些朝政的則是說太后和皇帝都看上了賈府,要拉攏元春呢,沒想到尊貴如太后皇帝也要用這些去討好一個宮女。
這些都是抱琴暗地裡聽到議論。
而後宮中,就算是妃子得寵也要按照皇家的法則一步一步地來,不能越位升遷,若是破格升遷縱使是皇帝也會招來文臣上書,被世人詬病好色昏庸。
太后聽了這話,輕輕瞟了元春一眼,哼道:“不愧是賈府出來的女兒,能言善辯得很。可是現在陛下身邊人手不夠可是不成啊……”
元春大著膽子打斷太后的話,道:“太后娘娘,奴婢倒是知道一人能盯上空缺。”
“賈御侍!”
張姑姑訓斥道:“娘娘的話還沒說完,你不可貿然插嘴!”
“奴婢有罪!”
元春立刻態度很好地垂首認錯。
太后本來後面確有話說,被這麼一打岔也只好皺眉道:“什麼人,你說來聽聽。”
“回娘娘,此人是尚衣局的邱嬤嬤。”
元春馬上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