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允熥口中的大姨子指的自然是燕王妃徐氏。
哎,那邊剛剛應下,這邊馬上就改口了……速度飛快。
適才短暫的沉默,就是因為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你大姨子是誰?
徐氏是中山王徐達長女,天資聰穎,貞潔嫻靜,喜歡讀書,有“女諸生”的美譽,靖難之役前期堅守北平,出謀劃策,又親上城牆,在燕軍士卒中頗有威望。
畢竟是李棣的妻子,還是李高熾、李高煦的母親……鐵選等人立即高聲反對。
但徐氏也是徐輝組的長姐……嘖嘖,李允熥眼角餘光瞄見,徐輝組遲疑了片刻才神色轉為堅定,附和反對。
而李高熾、李高煦以及燕軍幾位大將都極為贊同,而且振振有詞……這可不是我們提出來的,是吳王的條件。
不答應,他不肯登基呢!
兩邊吵成了一鍋粥,都快把屋頂都掀翻了,只有兩個人沒摻和進去。
一個是盤著腿喝茶看熱鬧的李允熥,挺可惜的,這個時代還沒瓜子。
另一個是道衍,這老和尚用莫測的視線打量著身邊的李允熥。
燕王妃徐氏坐鎮宮中,垂簾聽政,這對李允炆那些臣子來說,自然是壞事。
但對於即將稱帝的李允熥來說,未必是一件壞事。
李允熥能得以登基,一方面是因為李高熾、李高煦的兄弟相爭,另一方面是徐輝組領大軍進逼。
調和李高熾、李高煦的是燕王妃徐氏,居中講和的也是燕王妃徐氏,而且還是被炸成三截的李棣的妻子。
道衍在燕王府待了快二十年了,很清楚徐氏的性格,這是個在其他事上果決,但對兩個兒子之爭頗為躊躇的女子。
可以想象,徐氏坐鎮宮中,無論是李高熾、李高煦,還是李輝祖,想對李允熥做什麼,都需要過徐氏這一關。
而徐氏本人……至少現在沒看出來有做武則天的念頭。
不論朝政、權勢,至少李允熥登基後的日子會好過不少。
道衍打量著李允熥,在心裡想,自己猜測的對不對……
當然不對!
李允熥只有一個念頭……對付中老年婦女,自己還算是有一手的!
前世自己從北影畢業後,明明演技不錯,但硬是熬了好些年,都熬出個年紀不大老戲骨的綽號了,但一直到碰到位慧眼識人的中老年婦女,這才算是翻了身!
這次吵的時間有點長,山東布政使鐵選性情火爆,但口才不錯,又頗為尖酸刻薄,激得李高煦都拔刀了。
李允熥從興致勃勃的看熱鬧到昏昏欲睡,不耐煩的說:“名分有那麼重要嗎?!”
“那是自然,名正方能言順。”道衍輕聲道:“自古以來,垂簾聽政的只可能是太后。”
其實徐輝組、鐵選已經退讓了,同意徐氏坐鎮宮中,也同意徐氏參與朝政,但李高熾、李高煦這次是兄弟同心,提出必須以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
徐氏冊封太后,那就意味著李棣會被追封帝位。
這是徐輝組、鐵選等人絕對無法接受的……這意味著靖難之役的合法性,他們都不許燕軍搜捕斬殺黃子成、齊泰,如何容忍李棣追封帝位?
這時候,外間有人進來稟報,少有開口的徐氏微微點頭,一箇中年太監躬身走進屋子,悄無聲息的站在李允熥的身側。
“老常來了。”
李允熥嘴上笑呵呵,心裡馬個比,不過也稍微安心了點,常寬的到來,這不是個壞訊息……至少證明李允炆沒被搜出來。
“這是母親當年帶進宮的舊僕。”李允熥隨口提了句,乾脆橫著躺下來,腦袋就擱在道衍的腿側,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著沒頭沒腦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