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蓉愣了下,依稀覺得這話有些耳熟,只略略拱手相謝,走出一段,他才想起來了,好像是前段時日劉璟說過的。
楊士奇從容不迫的回了家,老僕已經做好飯菜,夫妻倆用完飯菜,坐在堂前乘涼敘談。
楊士奇也是吉安府人氏,不過不是吉水縣人,而是泰和縣人,妻子孫氏倒是吉水人,雖不是大家閨秀,但也識字。
“夫君,如今大戰已歇,不如將稷兒接來金陵吧?”孫氏小心翼翼的問。
楊士奇神遊物外,隨口道:“稷兒得母親照料,必然無憂,放心就是。”
“稷兒也六歲了,該啟蒙了。”
楊士奇笑了,“母親能教的出我,難道還教不出稷兒嗎?”
孫氏不再說話,只在心裡擔憂不已,去年回家,眼見婆婆溺愛孫兒,幾乎要什麼給什麼……時日一長,只怕養出個紈絝子弟。
呃,孫氏想的太好了點……歷史上這位楊稷殘害人命數十,逼得時任內閣首輔的楊士奇大義滅親,但最後楊士奇也因此聲望大跌。
待得夜深了,楊士奇進了書房,手捧一杯涼茶,靜靜思索,手邊還放著一本《江湖豪客傳》。
隨手翻了翻,正巧又翻在了第十回,楊士奇喃喃道:“雪夜上梁山……投名狀……投名狀……”
想登上這條船,不冒風險是不行的,不交投名狀也是不行的……這是劉璟給出的態度。
對此,楊士奇猶豫不決……自己已經年近四十,還有多少時間等待呢?
如今朝中,燕王禮賢下士,趙王手掌兵權,先帝縹緲不知何處,當今陛下雖有雄心壯志,但暫時卻是龍游淺水。
這些時日,楊士奇一直在想,要賭這一把嗎?
直到戶部尚書鬱新請求致仕,夏元吉接任戶部尚書……楊士奇終於下了決心。
丘富已經出京,若是當日李高煦不讓位成國公朱能的話,等到夏元吉接任戶部尚書,武英殿議事的局面將發生巨大的變化。
趙王李高煦一度距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他會眼睜睜的看著燕王李高熾後來居上,佔盡優勢嗎?
久聞趙王暴虐無常,楊士奇在心裡琢磨,若真的燕王佔盡優勢,手握兵權的趙王會不會……
雖然不太明白李允熥是怎麼著手解決的……但沒有任何證據的楊士奇可以確定,陛下絕不會隨隨便便的給趙王支招。
怎麼可能那麼巧,陛下給李高煦出了個主意……沒幾日夏元吉就接任戶部尚書,入武英殿議事了。
那麼巧,正好讓燕王、趙王的勢力大抵相互制衡……而這種平衡性,是目前陛下最需要的。
楊士奇輕輕合上那本《江湖豪客傳》。
陛下,你要投名狀。
那好,我就給你投名狀!
上天保佑,陛下能為一代聖君,而我楊士奇為一代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