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手段,很多人都能感受到,但對李允熥的所作所為,反應不一。
燕軍幾位大將包括李高煦在內都對此很無所謂,在他們看來,兵權在手,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
李高熾雖然得到禮部尚書蹇義委婉的提示,但也並不放在眼裡,畢竟李允熥想做任何事,都需要得到燕王太妃的許可。
雖然母親在自己和二弟之間下不了決定,但面對李允熥,還是能有所警惕的。
在很多中立臣子看來,陛下這麼跳脫,日後難言生死。
本就是先帝的弟弟,燕王一脈對其本就沒什麼好感,若當日李棣沒被炸死,李允熥八成是毒酒一杯,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圈禁至死。
如今又直面斥責魏國公徐輝祖,曾一度敗燕軍的鐵鉉,得罪先帝留下的舊臣。
兩邊都得罪乾淨了,這不是在找死嗎?
劉璟腳步匆匆的走向金川門,心裡在想,雖然不知道陛下為何突然出手,但必有緣由。
壞處是陛下展現出對燕王一脈的影響力,而且也展現出陛下對朝局並不是完全沒有影響力。
好處和壞處是同樣的,對某些人來說,陛下展現出心胸,氣度,以及對朝局的影響力。
而且和魏國公做了切割……劉璟目光閃爍不定,或許這就是陛下痛斥魏國公的原因。
從此之後,朝中那些沒有投向燕王一脈的朝臣,除了魏國公之外,又多了個選擇……當然了,絕大部分人都會先冷眼旁觀,不會急著表明立場。
不過,劉璟早就做出了選擇,而今天,這條船,又多了幾位。
雖然這幾位……並不知道腳下這條船是誰的,更不知道這條船將駛向何方。
“孟光來了。”一位中年人笑著招呼,“還以為你趕不上了。”
“為周兄、叔疇兄送行,自然要快馬加鞭。”劉璟上前幾步,“朝局混亂不堪,兩位先行離開金陵……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身材矮小的中年官員慨然嘆道:“願殺賊報國,惜迴天無力,此後還要拜託孟光。”
這位中年官員乃前松江府同知周繼瑜,四個月前建文帝詔令勤王,周繼瑜募鄉勇數百,匯合金山衛指揮使、金山衛指揮同知來援金陵,一戰之下,周繼瑜與金山衛指揮使均身受重傷,此前一直在養傷。
如今不管是金陵,還是在外地,大量職位空缺,朝中雙方勢力為此爭執不休,周繼瑜原本想棄官而去,但被劉璟勸下,還為其打通了吏部的關係,將其提拔為松江知府。
一位身材高大的青年官員深深的看了眼劉璟,“周兄說的是,日後就拜託孟光兄了。”
“在下肩膀窄,扛不起太多,大事不敢當,小事倒是……”劉璟說到一半住了嘴,苦笑道:“今日吏部發下公文了。”
“所以孟光才來的遲了。”一旁的中年人笑問:“原為藩王府長史,正五品,若入六部,理應是一司郎中。”
“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劉璟嘿了聲。
那位身材雄壯的青年官員目光深邃,微微拱手,正好說話卻被周繼瑜拉了把,後者笑道:“這些時日多謝孟光照料,虞衡清吏司實在是閒職,若是有瑕還請來松江一敘。”
“必定要去打擾。”劉璟話鋒一轉,“不過聽聞太湖大水,松江頗有水患,更有倭寇時常上岸侵擾,兩位均重任在肩。”
周繼瑜指了指不遠處的兩位武將,“松江府只金山衛,倒是不畏戰,只是奇缺軍械……”
“周兄……虞衡清吏司是管軍械,但兵部、五軍都督府,在下得罪得起誰?”劉璟擺擺手,“周兄還是另想他法吧。”
周繼瑜大笑道:“孟光太過吝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