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賴長君。
這句話一出,眾人都是一愣,如果李棣還活著,說這話那自然是指李棣,但現在李棣已經死了……
自從李棣起兵之後,徐輝組第一次贊同三弟徐曾壽的話,他起身沉聲道:“不錯,國賴長君!”
你李棣要做周公,那就只能選擇成王一脈。
燕王妃徐氏輕輕嘆了口氣,轉身揚聲道:“果然如大師所料。”
人群中,一位老者緩步出列,摘下了頭上斗笠,露出了黑瘦的臉龐以及光禿禿的腦門。
“道衍!”
“姚広孝!”
託某位不願意署名的穿越者的福,道衍和尚姚広孝這個名字已經遍傳大江南北,被朝廷視為燕王李棣謀主。
徐輝組臉色一黑,狠狠瞪了眼徐曾壽,心裡懷疑這是對方挖的坑。
道衍手持念珠,輕聲道:“十五年前,皇嫡長孫病逝,十年前,太子病逝,先帝立今上為皇太孫,但諸位均知,吳王方為嫡次子。”
李允炆的母親呂氏原本是前太子李標的側妃,後太子妃常氏病逝,呂氏這才扶正……李允炆也才以嫡次子的身份被冊封為皇太孫。
“吳王?”
“吳王……”
徐輝組心思急轉,他知道,這是對方的底線,扶吳王李允熥登基為帝……不許李允炆歸位。
但李允熥……少時即性情頑劣,不讀史書,只喜歡耍槍弄棒,有一手好武藝,倒是和李高煦有點像。
今上登基之後,李允熥被冊封吳王,三番兩次要出京就藩,遭拒之後又三番兩次鬧出事來,光是被禁足就有七八回。
簡單來說,一句話,在徐輝組看來,望之不似人君!
但至少能阻止李高熾、李高煦窺探大位,能使兩軍言和。
徐輝組打的好算盤,先扶吳王登基,等將燕軍驅逐,再讓陛下歸位。
但他也不想想,人家道衍都提前斷定,登基者必為吳王,怎麼可能不做安排。
接下來就是長時間的爭吵,徐輝組要求燕軍北返,至少要退出南京,但實際上已經被半包圍在南京附近的燕軍怎麼可能答應?
李高煦要親領禁軍,就連李高熾都在同意燕軍主力擇機北返的前提下,贊同朱高煦執掌京中軍務。
這邊還在亂七八糟的爭吵,突然十幾騎狂馳而來,為首的青年騎士翻身下馬,臉上滿是焦急,“吳王府中不見吳王!”
安靜了片刻後,一直沉默的盛勇小聲說:“衡王可在?”
“論嫡論長,均以吳王為首!”李高熾斥道:“衡王不過是十五,何能繼承大寶?!”
徐輝組瞥了眼這個看似憨厚實則一肚子鬼心眼的大外甥,事實是因為吳王莽撞,不似人君,而衡王自幼聰穎,是宗室子弟裡出了名的才子。
不過徐輝組也不贊成衡王登基,畢竟是陛下胞弟……萬一日後陛下歸位,衡王就不太好處理了。
呃,徐輝組完全沒考慮過吳王李允熥的感受……他不好處理,那我就好處理了?
麻痺的!
事實上,李允熥就是個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貨,因為故太子妃常氏生他的時候大出血,太醫使盡手段也就拖了七八天。
所以,被挑選去尋吳王的人選中,襲爵開國公的常遇純次子常升不以為意,當年要不是因為這個嫡親外甥,姐姐何至於早早過世!
這還是常升第一次來到吳王府,剛走進來就是眉頭一皺,京中都說外甥荒唐嬉戲,果然如此……就連房屋都建的奇形怪狀!
還沒等常升開口,一個青年將領領著個侍女大步走出來,“她說吳王妃知曉殿下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