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刻朝廷無人可用,不如讓其代罪立功,若是再敗,再押解進京城不遲。”
靈帝一聽張讓都勸了,心頭的氣才消了一些,開口說道。
“那就傳旨朱雋,帶罪立功,不許再敗。”
眾大臣紛紛高呼:“陛下英明。”
曹嵩又看了太尉張溫一眼,張溫也頓時秒懂,又跨前一步,開口說道。
“陛下,此刻皇甫嵩被圍在長社,形勢十分危急,朝廷應當再派遣一路援軍,以安皇甫嵩之心。”
靈帝一聽,覺得也挺合理。黃巾起義之後,靈帝每天的心思都在剿滅起義上,每天都再害怕起義軍攻打到洛陽城下,惶惶不安。
“應派何人帶兵前去,洛陽兵馬不多了,帶個兩三千人去支援一下差不多了。”
“西園騎都尉曹操可堪大用。”張溫立刻接上靈帝話茬,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曹嵩和張溫這二人一唱一和,曹嵩替張溫保了朱雋,張溫又替曹嵩舉薦了曹操,唯有高坐龍椅的靈帝看不出來。
“準了。”靈帝似乎是酒色掏空了身子,不住的打起哈欠來。大太監張讓一看,一嗓子喊出。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陛下,潁川太守王允有捷報傳來。”大將軍何進大聲說道。
“哦,有捷報嗎?快念快念。”靈帝頓時來了精神,心中頗為高興,黃巾起義以來,四處作亂,頻繁有太守刺史兵敗被殺,已經成靈帝的心病。
“長社縣尉王平帶兵破黃巾賊一萬有餘,斬首八千,陣斬匪首馬元義等十餘人。”王允是大將軍舉薦入朝為官,此刻王允有捷報傳來,何進也覺得臉上有光。
“好,好,好,我大漢多得是這種人才,傳詔天下,朕要那些反賊看看。”靈帝心中頗為高興,一連說了三聲好。
靈帝下詔,封王允為潁川刺史,縣令荀謀為潁川太守,王平為討賊校尉,傳詔天下。
曹操接了聖旨,馬不停蹄的去北軍五營點了三千兵馬,浩浩蕩蕩的向著長社趕去。
朱雋兵敗之後,不斷收攏潰兵,六天後,勉勉強強收攏一萬人,他寫信給同鄉孫堅,希望他能帶領私兵,出荊州支援長社,自己也向著長社趕去,孫堅收到朱雋的來信,點起一千私兵,也浩浩蕩蕩的向著長社殺去。
再來說說劉備,劉備師從盧植,本來跟著盧植北上,行到半途聽聞皇甫嵩被圍在長社,盧植就派他領一千兵馬支援長社。
曹操、劉備、孫堅這些後來的大佬都在急行軍向著長社而去,再加上董卓,長社可謂各方大佬雲集,大有天下英雄出長社的波瀾壯闊。
長社城牆頭之上。
董卓一上牆頭就大罵。
“波才這個狗殺才,一點都不痛快,罵他半天也不來跟我打,反倒是做起縮頭烏龜了,格老子的。”
“仲穎啊,看來著波才比想象的難對付的多,你看看波才現在安營紮寨,整齊有序,各種拒馬壕溝,看來他是真心想困死我們了。”皇甫嵩看著罵罵咧咧得董卓,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把手指向波才的營寨。
眾人向他手指之處看去,波才果然正在挖壕溝,擺拒馬,正忙得熱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