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九章 密議 (1 / 2)

京師燕王府,一片縞素。

大明藩王貴為天潢貴胄,自然在京城也有王府,但規格不會太高,僅作為進京之時下榻之地,一般以親王在所屬藩地的王府為主,京城的為輔,但偶爾也會有特例。

比如眼前這座奢華大氣的燕王府,矗立於寸土寸金的夫子廟秦淮河畔,商賈雲集,文人薈萃,車水馬龍。

即便十里秦淮因太子喪期而關門閉戶,卻依舊掩蓋不了這“六朝金粉地”的濃烈脂粉味兒。

燕王府內,一間暗室,門外立著丘福王真這兩員虎將,從其披堅執銳的模樣不難看出,暗室中正在進行著什麼不可告人的談話。

燕王朱棣端坐在主位之上,身側正是道衍、金忠二人,袁珙因身份原因不便入京,而張玉朱能則需鎮守北疆,故而此次朱棣此次入京奔喪僅是帶上了此四人。

四人之中,丘福王真皆有萬夫之勇,而道衍金忠卻有經天緯地之能,先前朱棣向天子朱元璋進言稱諸公侯驕縱不法,將有尾大不掉之憂,正是出自道衍和尚之手。

但是現在,不知何人走漏了風聲,致使朱棣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他不得不尋到自己最倚重的謀主,得到解決方案。

道衍和尚形如病虎,一雙三角眼,凌厲狠辣,一張病虎臉,兇性畢露,舉手投足之間,骨子裡自然流露出的殺伐銳氣,更是令人心驚膽寒!

當年相術大師袁珙遇道衍和尚於嵩山寺,失色謂之曰:“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

而他口中的劉秉忠,正是元世祖忽必烈潛邸賓僚,將大蒙古國建設為大元帝國的奠基人!

參帷幄之密謀,定江山之大計!

袁珙將道衍和尚比作名臣劉秉忠,似有誇大之嫌,但也正因為如此,道衍和尚才入得了燕王殿下的法眼。

然而這十一年的事實證明,相術大師袁珙之能堪稱神鬼莫測,至少燕王朱棣絕對相信,這位相貌異常的道衍和尚,絕對具有經天緯地之才,扭轉乾坤之能,鬼神不測之計!

而他朱棣,卻恰好有著吞併八荒、包藏天地之壯志!

忽必烈有劉秉忠,我朱棣有道衍,何愁大事不成?

道衍和尚眯著三角眼,含笑出言道:“王爺不必憂慮,無論這個訊息是何人故意散播宣揚,對王爺而言並無壞處。”

“一來可彰顯王爺一腔熱血,忠貞為國;二來可將藍玉等勳貴推入萬劫不復之地,為王爺的霸業掃清道路,何樂而不為呢?!”

金忠聞言微微一笑,靦腆補充道:“法師的意思是,將此事鬧得越大越好,如此一來雖然王爺身處輿論中心,但藍玉等勳貴何嘗不是?”

“然而王爺坐鎮北疆十一年,抵禦外誨,戰功顯赫,深得民心,且提出此言本就是利國利民之舉,自然不會有人攻訐王爺!”

“反觀藍玉等勳貴卻是不一樣了,他們大多驕縱不法,罪行累累,比如那涼國公藍玉,雖然同樣為大明立下了赫赫戰功,陛下對其優禮有加,但也正因如此藍玉便日漸恣意驕橫,蓄養了許多莊奴、義子,乘勢橫行霸道,蓄私奴、佔莊田、逐御史、毀邊關、辱元妃……這一樁樁一件件,即便他藍玉立下再多的戰功,也會抵消陛下對他的好感!”

“常言道‘可一可二不可再三’,然而我們這位涼國公卻是沒有這樣的自覺,屢屢挑釁皇上的底線與耐心,卑職以為皇上早就有心除掉藍玉這些毒瘤,不過是因為太子殿下的緣故,一直隱忍不發罷了。”

“但如今太子殿下……英年早逝,保護藍玉等勳貴的最後一道屏障就此消散,皇上英明神武、雄才大略,豈會繼續坐視這些毒瘤殘害我大明百姓?!”

朱棣聞言冷笑一聲,睥睨間盡是對藍玉的不屑。

他清楚金忠的話外之音,什麼“英明神武”、“雄才大略”都不過是表面上的說辭罷了,自家那位父皇可一向都是殺伐果決、心狠手辣的主兒!

呵,功績顯赫?

他藍玉能比得過開國六公之首、功比西漢蕭何的韓國公李善長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