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茗玥失笑道:“小公爺若信我,就照我說的去做。將來,自有分曉。周朝使臣趙普,此人你言語間客氣點,稻香種可以賣給他,但是不要銀子,以汴梁的地契折價即可。”
“為什麼?”趙雋詫異望來,“你要汴梁地契做什麼?”
“咳……”
等某人黃袍加身,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大宋朝,汴梁將是傳承三百多年的大宋京都。趙普此人若沒記錯的話,將來也會官拜丞相。
有關這些歷史,江茗玥總不好直言吧?
趙雋見她神色為難,又道:“行,本公子去跟趙普要地!你不會真打算去汴梁種地吧?本公子告訴你,沒門!此事行不通!勸你趁早打消這念頭。”
“不是!至少這兩年沒這個打算。”江茗玥語氣堅定。
趙雋劍眉輕挑,聽她這意思,早晚有一日還是會去?什麼時候?為什麼要去?莫非她打算和離之後,就離開南唐國土去投靠周朝?
“北漢土地貧瘠,多山少水,並不適合稻香米的種植,故而不賣給晉州。不過,有另外一種食物,倒是很適合晉州的土壤。”江茗玥解釋起來。
“可以生吃,吃起來脆脆的。可切塊熬粥,或煎或烤都行,軟糯香甜,十分美味,吃了之後有飽腹感。一粒種子長成後能結無數串,大量種植的話可解饑荒。”
趙雋越聽越覺得熟悉,驚呼:“這不就是半年前,你在書信中提到的……什麼瓜?”
江茗玥卻搖頭道:“你說的是番薯,我說的是馬鈴薯。它有許多別稱,隔著茫茫海域還有許多國家,叫法也各不相同,史冊記載,大唐時八方來朝,曾有人進獻此物。”
“馬鈴薯?”趙雋聽都沒聽過。
“我習慣稱它為,土豆。”
趙雋神色複雜:“我們南唐尚未開始種植,此等可解饑荒的好東西,你當真要賣給晉州?你……你這女人……你瘋了不成?”
“晉州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糧食不足,而馬鈴薯適應力強、無地不宜,晉州的氣候、土質、降雨等條件也適宜馬鈴薯生長,每年春秋可種植兩季。”
“當然,番薯和馬鈴薯,皆喜溫、喜光、怕冷、不耐寒,在江南同樣也可以種植。”
“小公爺別擔心,我已預留了一部分種子。”
聽到江茗玥說出這話,趙雋的臉色才緩和了三分。自昨夜和親爹一番暢談後,他雖然理解她一心為天下百姓的“高風亮節”,可還是無法接受她如此“偏心”別國。
“晉州,來的可是一位王爺,你總不會還打算以晉州地契折算吧?本公子是不是可以漫天開價?”
江茗玥斷然否決:“不行!我跟國公爺有言在先,稻香米的售價,每鬥五十文。周朝也好,北漢也好,要買稻香米的種子就要按我的規矩來!”
趙雋嘆氣:“娶了你,還真不知是福,是禍?你瞧瞧你的樣子,哪有半點將本公子放在眼裡?”
江茗玥立馬換上一副諂媚的笑容,親自斟了杯熱茶,雙手奉上,“哪能呢!小公爺,請喝茶!待會外面那群人還要勞小公爺去說服,茗玥感恩在心。”
趙雋譏諷:“你別笑!虛情假意!”
這人,真難伺候!明明一臉享受地喝著她端來的茶水,偏偏嘴巴要這麼毒地懟人,就問你氣不氣?
趙雋說歸說,就像鎮國公看到的那樣,對江茗玥可說是言聽計從,就是嘴巴損了點,不懟她幾句找找存在感就渾身不自在那種。
稻香米,兩季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