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轉過頭盯著這頭狐狸。
郝肖仁:“翁老答應暫代淮安知府一職,協助將軍全城戒嚴,徵發百姓上城防守。他如今已經坐堂視事,正在寫公告安撫百姓。至於東平伯病故一事,翁知府的意思是,軍情如火,暫不發喪,東平伯可暫時停靈後衙。對了,東平伯的死訊死因都會寫在告示上,左都督且放心好了。”
劉‘春’還是不說話,但眼淚卻突然湧了出來。
郝肖仁突然嘆息一聲,難得地一臉‘色’正容:“節哀順變吧,無論是加固城防還是徵召百姓,都需要將軍你主持。還有,建奴準塔主力也就這一兩日就會到淮安,得抓緊將駐紮在各地的山東軍部隊收攏進城中。”
……
果然,第二人就有斥候來報,準塔主力的前鋒部隊已經開進清江浦,人數已達四千,後續部隊正在陸續開來,整條大河上全是運兵船,也就是說,三兩日之內,準塔就會發主力攻城。
他在剛才這一場前哨戰中吃了大虧,自然不肯甘心,報復必然猛烈。
劉‘春’收拾好心情,騎了快馬四下收攏部隊,到第三日,又收集了大約五千人馬。
同時,城中的情況也是一片大好。這個時候,郝肖仁以劉‘春’的代言人自居同翁知府和城中的鄉紳文士商賈們打得火熱,三天工夫,就湊集了三萬多兩白銀,百萬斤糧食和資材。有了這麼多物資,山東軍士氣大振。
同時,城中的壯丁也徵召了大約三萬,城上滿是修整守城器械的工匠,叮噹聲日夜不休。據好小人說,如果可以,還能在徵發兩萬民夫,如今的淮安城中人力資源充沛得緊。
大家都知道,一旦城破,等待自己的將是一場空前浩劫,更是上下用命
。
劉‘春’突然發現,這幾日自己除了整頓兵馬,其他事情都被郝大人給幹完了,根本就‘插’不上手,這個好小人如今已經成為掌握山東軍機要的決策核心,自己是徹底離不開他了。
這個時候,劉‘春’突然有些懷疑這是孫元故意為之。
先是讓自己做了他的人質,然後又放在鄭家新軍中訓練,為我山東軍培訓出一批合格的中下級軍官。這些軍官們已經徹底將自己當成了寧鄉軍,無論是舉止坐臥還是心思,都是如此。如此一來,孫元用一隻無形的手將山東軍的軍權抓住了。
接著又讓郝肖仁將山東軍的民政系統大包大攬,再加上我劉‘春’欠孫元的款項和人情,以及妹子又是寧鄉軍的主母,山東軍是徹底離不開揚州鎮了。
這一手比他直接派軍隊過來兼併山東軍更狠,更高明。
可是,這又怎麼樣?
劉‘春’也沒有力氣再去想這些。
聽人說,好小人以前不過是永城的一個小吏,永城陷落之後被孫元看上,從普通官吏幹起,一步步做到泰州知州。
一個小吏在孫元手下鍛鍊幾年,竟然被培養得如此幹練,寧鄉軍,何多才邪!
“以後,是不是同孫元說一聲,將郝肖仁留在山東軍,還有中下級武將和文官也可以從寧鄉軍那邊調些過來。”心念剛一動,劉‘春’突然苦笑一聲:“如此一來,我山東軍不就整個地成孫元的了……不過,不要緊,能夠合併進寧鄉軍也不錯。至少也是一條出路,孫元和妹子絕對不會使我這個大舅哥沒個下場的。”
當然,他也知道需先過了這一關再說。
淮安城能否守住,他也沒有什麼信心,只能苦守待援。
等到寧鄉軍解決了多鐸和阿濟格之後,才有可能北上淮安。
“也不知道揚州和南京那邊打得如何了,孫太初,你快一些吧!”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