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有些尷尬:“秦教官,鄭森只想為國家出力,至於個人的功名利祿,卻不放在心上。”
正在這個時候,有人來報:“靖遠伯,總督江北兵馬南安伯鄭總兵官有信過來,十萬火急,使者正在帳外。”
“啊,父親有將令來了,快請。”
不片刻,一個使者模樣的人進了大帳,見過禮後,朗聲道:“靖遠伯,南安伯命你部立即向西攻打保定,取保定軍資自用,以軍就食。大軍馬上出發,一刻不得耽擱,違者軍法從事。”
施琅跳了起來:“這個好,這個好,既然打不成天津,咱們去打保定,只要有仗打就好。保定可是座大城,糧草充足得很,進城之後,咱們的吃喝也不用發愁了。還有,保定距離京城也只一步之遙,朝發夕可至。”
鄭成功聽他這麼一說,也振奮起精神:“如此也好……秦教官,你意下如何?”
秦易猶豫片刻:“這事是不是知會曹國公一聲?”
鄭成功:“正該如此。”
施琅卻道:“咱們是鎮海軍,又不是寧鄉軍,不歸孫如皋節制,問他做什麼?南安伯都下令了,還有等什麼呀,立即出兵,別耽誤了。”
“就是,就是。”鎮海軍的將領們都摩拳擦掌地叫起來。確實,繼續在南皮這麼等下去,實在是太憋悶了。
秦易:“可是……”
施琅是個直性子,冷笑:“教官你別可是了,若是曹國公讓我鎮海軍駐守南皮呢?難不成教官也怕咱們先進了北京?”
秦易嘆息一聲,搖頭:“施將軍這話就不團結了,我只是建議靖遠伯和曹國公聯絡一下。至於靖遠伯如何決斷,卻不是在下可以置喙的了。”
施琅用熱切的目光看著鄭成功:“靖遠伯,去打保定吧!”
其他軍官也紛紛站起來,大聲叫道:“打保定,打保定!”
鄭成功對秦易道:“秦教官,如果我給曹國公去信,估計太初也會讓我去保定同他匯合的。如果不出意外,寧鄉、秦軍、山東軍,三支主力也正朝保定趕去,畢竟保定是畿南門戶,勢在必爭。你覺得呢?”
秦易想了想,見鎮海軍人人請戰,自己和教官團在這裡說穿了也就是客卿,有建議權沒有指揮權,無奈只下,只得點點頭:“可以。”
所有人都歡呼起來,包括教官團的成員。
鄭成功振奮起精神,站起身來,叫道:“大家下去準備,某明日一早出發。讓士兵們發揚我鎮海鐵軍的精神,一刻不得停留,日夜不息趕到保定!”
是啊,必須快,部隊快沒糧食了,若是拖延,鬼知道部隊拉到保定,還剩幾個。
大運河已經上凍,短期內也別指望有船能來。
部隊呆在南皮,別說進軍,能夠靠著山東那邊的陸路運輸的給養維持下去就算不錯了。攻打天津沒有可能,再在這裡駐紮下去也沒有可能。
當真是進退不得,多呆一天就早一日陷入窘迫。
與其如此,還真不如去保定,希望那邊能夠獲得必要的補充。
這也是鄭成功下定決心放棄天津去保定的主要原因,當然,父親鄭芝龍的命令也不好違抗。拋開父子關係不說,父親畢竟是總督江北兵馬,是自己名義上的上司。
第二人,鎮海軍立即收拾行裝,以急行軍的速度朝保定推進。
臨離開的時候,鄭成功最後看了一眼滄州方向,心中一陣遺憾。
不過,這種遺憾很快就被接踵而至的勝利的喜悅沖淡了。
還好,這支部隊經過寧鄉軍教官團的一年多的訓練,已經徹底錘打出來了。
教官團的教官們直接下到部隊,同士兵們一起行軍,部隊行得極快。
只幾日光景,就接連拿下了交河、獻縣兩座縣城。
接著,部隊決定放棄有著堅固城防的河間府不攻,繞城而過。
可是,部隊剛一進入河間地界,城中的守軍就開城投降了,並提供了大量的補給。
這情形,簡直就是摧枯拉朽,傳檄而定。
河間到手接著就是高陽、安州兩縣被輕易收復,保定近在眼前。
鎮海軍這暴風雨一般的攻勢在京畿地區攪起陣陣風暴,極大地震懾了北京城中的建奴。
到現在為止,鄭成功還沒遇到一支成建制的敢於抵抗的清軍。
鎮海軍從來沒有打過這麼順的仗,士氣如虹。(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