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這一問,湯問行等人也覺得奇怪,武當山在湖北,距離徐州千山萬水,他突然出現在這裡確實令人懷疑。[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花糖.]而且,此人還和謝遷關係密切,不但充當他的內應,將細作接進城去藏匿在道觀之中。而且,還大半夜跑騎兵軍這裡來當說客,勸侯爺提輕騎進徐州。
虛玄卻不驚慌,反鎮定地對孫元道:“原來孫侯不知道貧道和謝遷的關係啊,那就不奇怪了。實話同侯爺講,謝遷是老道的記名弟子。”
孫元:“謝遷是你的弟子?”
玄虛說:“沒錯,謝遷出身苦寒,他父母早年依附於大戶。後來因為跑船,終成殷實之家,俗話說得好,窮文富武,尤其是在這種亂世之中,但凡家境還算不錯之人,家中子弟都能耍幾趟拳,練得幾樣器械。謝家本就養有幾個護院,謝遷從小就隨著他們打熬筋骨。”
“謝家的幾個護院中有一人和我武當也算有些淵源,以前來山上的時候恰好學了一路拳。在謝家呆了幾年,一身武藝都被謝遷給學去了。說起來,這個謝遷倒是個人才,尤其是武藝上,真是一點就透。這個護員實在沒什麼可教的,覺得此子是個練武的奇才,覺得這麼實在是耽誤人才。就向謝遷提起老道,說要學正宗武藝,怕是隻能去武當山。”
“聽到這話之後,謝遷就瞞過家裡人一個人去了武當,學武三年,一身武藝終於大成。不過,咱們武當有個規矩,要想學三豐道人的內家拳,必須出家修行。”
孫元一愣:“出家修行,有這個必要嗎?”
玄虛點頭:“好叫侯爺知道,三豐道人的內家拳並不只是一套武學,其中還涉及到道家的內丹術,這才是我道家不傳之秘,不能外傳的。譬如當年長春真人西行,成吉思汗問起長生術的時候,丘道長只說要懷有慈悲之心不濫殺就可得長壽。卻絕口不提內外丹術。”
“謝遷此子雖然沉默寡言,卻非常有氣概,同門的師兄弟們都敬他服他,依老道看來,他很有慧根,將來說不定我武當還真要在他手頭興旺發達起來
。老道也想過將來百年之後,把位置傳給他。(”
“可等老道提出讓謝遷出家做道人的時候,他雖然不說話,但顯得很不樂意,只不過不好讓貧道難過罷了。”說到這裡,玄虛苦笑道:“哎,說起來,這個謝遷還真是一個怪人。自那天談話之後,當日夜間,他就留了一封信獨自逃回山東老家了。說是實在不想當修行人,只是不忍心當面拒絕師父,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只能不告而別。”
一方豪傑竟然做出這種沒有擔待的事情,就連孫元也不覺得愕然,忍不住問:“於是虛玄道長你就過來尋謝遷,想將他帶回武當山,做你們的掌門……不,應該是做你的關門弟子,未來的繼承人?不過,此事只怕道長你只能失望了。謝遷如今已經是統帥著千軍萬馬的統帥,怕就怕你已經沒辦法將他帶回去了。”
虛玄繼續嘆息:“是啊,老道也是無法可想。”
他說到這裡,孫元已經有些相信虛玄的話了。
不過,他又想起一事:“不對,不對,道長過來帶謝遷回山的事同攻打徐州可沒有半點關係啊,你怎麼跑我這裡來做說客了?別說你是半路上碰到了我,某不信。”
湯問行架在虛玄脖子上的刀又緊了緊。
虛玄笑道:“是啊,謝遷統帥了這麼多人馬,幾萬男女老幼都要靠他在這亂世生存,老道若是強帶他回山,且不說謝遷不會答應,反傷了師徒的情分。如果我帶他走,幾萬人群龍無首,豈不是要被建奴所害。這幾萬人若死在刀兵之下,卻完全是貧道的責任。而且,又聽說謝遷要打徐州,支援淮安明軍的抗清之戰,老道就決定留下來幫他打徐州。”
“這一個多月來,全是老道在十一路義軍中奔走聯絡,總算將這麼多人馬捏合在一起。而且,十多名死士也是老道讓他們假扮道人,送進城去的。”
“至於為什麼來侯爺這裡,那是因為謝遷的探馬發現這裡有一支兩千人的騎兵,來歷不明白,穿的又既不是明軍又不是清軍的服裝,他也弄不明白究竟是誰?於是,老道主動請纓過來看看。一看,才發現是名震天下的寧鄉軍。寧鄉鐵騎竟然已經推進到這裡,想來定是來奔襲徐州的,老道這才過來同侯爺聯絡。”
“既然有侯爺在,我等拿下徐州當不費吹灰之力
。”說到這裡,虛玄道人激動起來:“若侯爺有意于徐州,貧道這就去告訴謝遷。老道可以代表謝遷和另外十家義軍頭領,願惟侯爺馬首是瞻。”
“原來如此,湯問行,放開道長。”孫元喝開湯問行,朝玄虛深深一作揖:“原來道長也是個義士,方才本侯多有得罪,還望道長千萬別放在心上。”既然虛玄表態整個山東的義軍皆聽自己指揮,如此,孫元平白得了十萬大軍,和至少幾千可戰之士,心中自然是異常歡喜。如此,也免得了他許多麻煩。
而且,這個虛玄道人如此熱心,倒免得了自己許多麻煩。
虛玄慌忙回禮:“貧道山野之人,當不起,當不起。”
孫元一把挽起他的手,哈哈笑道:“忠貞愛國之士,本侯都是非常尊敬的。既然如此,本侯還請問,什麼時候能夠和謝頭領見上一面,這徐州城又什麼時候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