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國士>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果園的戰地札記之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果園的戰地札記之一 (1 / 2)



我叫果園,山東濟寧人……其實也不對。我俗家名字叫狗剩,黃狗剩。在寧鄉軍中的名字,或者說法號叫果緣。

我現在是個火夫,給阮大鋮阮尚書做飯。實際上,在之前我在寧鄉軍中也是一個火夫。

給誰做飯不是做,不過,梁滿倉梁老總卻讓我小心監視阮大鋮的,但凡有不正常的舉動,立即過去稟告。

哎,我一個出家人,又是個廚子,怎麼幹得了這種事情。而且,阮尚書也沒有什麼不正常的舉動啊!要說有,就是喜歡談玄論道,喜歡和人鬥嘴。比如他就專門派人將史首輔從揚州城中請了過來,每天過去和他說話理論。說到興奮處,還大聲怒吼,一張臉扭曲得跟廟裡的的金剛一樣。

阿彌陀佛,那面相真是難看啊!如果世界上有壞人,大概就是那個樣子吧!

相比之下,史首輔真是個好人啊!

在此之前,俺還不清楚什麼叫首輔,什麼叫閣老。我就是個和尚,平日間除了唸經,就是琢磨著怎麼將飯做得好吃,叫弟兄們吃了身上有力氣,好去打勝仗。至於官場上都有什麼官,又是做什麼的,小衲也關心。再說,我們寧鄉軍自有自己一套官制,和明朝的官場也沒有任何關係。

不過,史首輔的官想必是非常大的。不但那一百多個京營的侍衛對他異常客氣,就連阮大鋮除了在他面前厲聲咆哮,卻不敢拿他怎麼樣。只吩咐在旁邊收拾出一座院子,好吃好喝養著,絲毫不敢無禮。

要知道,阮大人平日裡看起來溫文爾雅的,可收拾起人來手卻辣得很,還有他手下那一百多號京營計程車卒,簡直就是餓鬼投胎。阿彌陀佛,小僧都不想說下去。

他們來揚州之後,就到處抓人。我們所住的這間莊園裡已經關滿了人。都是揚州城中的將軍、官員和舉子們。這些傢伙成天提人用刑,動輒就將人打得半死。其中就有一個好象是甘肅鎮的參將,就被他們用烙鐵烙得號得那叫一個慘。

甘肅鎮的鎮軍臨陣投敵,險些開了城門放建奴進城,受刺苦刑也是活該。不過,真要處罰他,一刀下去就是了,小僧也能替他念一段經超度亡魂,這麼折騰人,好象也不太對,看京營士兵也有以打人取樂的架勢。

最後,這個參將實在受刑不過,就按照他們的意思胡亂招供,說他們當日開城,那是因為史可法的授意,史閣老已經勾結了多鐸,準備投降做漢奸。

這純粹是胡扯嗎?史閣老好好的一個明朝首輔不做,幹嘛要去投敵,難不成他在建奴那裡的官兒還能大過明朝內閣首輔?

現在小僧已經知道內閣首輔是什麼了,那是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大明朝僅次於皇帝的最大的官。

不對啊,一個兵部尚書怎麼就敢把首輔給關起來,沒道理的。

京營那群壞人純粹就是想無限史閣老嘛,而且他們這才來揚州,好象就是奔著錢財來的,勒索起人犯來無所不用其極。那個甘肅鎮的參將被抓倒是情有可原。有的人根本就是冤枉的,比如有個舉人,就因為家中頗為富有,就被他們以通敵罪名抓了過來,錄了口供,打得只剩一條命,等見到了銀子,這才點頭放人。

幾日下來,所有的人腰包都鼓了起來。

本來,小衲慈悲為懷,覺得阮大人成天唸佛吃齋應該是個好人。可後來卻覺得不是這樣,院子裡成天都在打人,慘叫聲日夜不休,可阮尚書卻面不改色,吃得飽,睡得著。不知道怎麼的,看著他平靜的眼神,俺果園心中就沒由來的一跳,本想勸他一句與人為善的佛法道理,話到嘴邊卻怎麼也不敢吐出來。

哎,我就是一個火夫,做好手頭的事就是了。

當然,梁老總那裡交代的事情我還是要辦的。軍中有一句話說得好:寧見閻王,莫遇陳鐵山,寧見鐵山,莫遇滿倉。

也就是說,寧可得罪侯爺,千萬不要惹到軍法處的陳鐵山。就算惹到陳鐵山也不要緊,最多吃點苦頭,好歹命還能保住。可如果落到梁滿倉那裡,你這輩子就翻不了身了。

於是,小僧就把這段時間阮大鬍子又抓了哪些人,對誰用了刑,又勒索了多少銀子一個不漏地將訊息帶回去。

梁老總聽了之後,只“哦”地一聲,揮了揮手說:“知道了”就將小衲給打發走了,也沒有任何表示。也看不出他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叫人琢磨不透。他不說任何話,我這活兒還怎麼幹呀?

沒辦法,只能回去,繼續侍弄一日三餐。

後來我才想明白了,其實阮大鋮阮尚書這邊的一舉一動,梁滿倉都是一清二楚的,他肯定還在這裡安插了其他眼線。為了掩蓋這個暗樁,就拿我出來吸引阮尚書的注意力。

實際上,阮尚書的行轅就設在寧鄉軍軍營裡,要想監視他不用那麼簡單。

小僧是個老實人,見寧鄉軍的細作如此無能,阮尚書大概也就放心了。

我確實是個無能的人,做不好細作的,算了,我還是認真做好我的飯好了,只要阮尚書吃得開心,點頭說一聲“滋味”不錯,小僧就非常開心。

如此一想,感覺這日子過得也算不錯。成日就琢磨著如何在素齋上弄出新花樣,閒暇時將以前沒讀完的佛經讀一遍,打打座,參參禪,也是一件樂事。至於時不是傳來的用刑聲和慘叫聲,權當春風過驢耳。

阿彌陀佛,小僧就是一頭驢,佛祖也是一頭驢,佛經和驢叫聲也沒有任何區別。眾生平等,佛法如來,如不來。

對了,我還養了一群雞。

事情是這樣,侯爺打敗了多鐸之後,有一天小僧所在的部隊路過一個村子。弟兄們都好多天沒見過新鮮蔬菜,有的人嘴角都爛了,面上生了豆豆,火氣旺,一同人說話就犯衝。可惜村子裡的百姓要麼死光了,要麼就不知道逃去了什麼地方,地裡的莊稼和菜都被建奴糟蹋得乾淨,就連路邊的草也被馬兒吃了個精光,當真是兵過如箅啊!要想尋些蔬菜吃,卻是如此艱難。

好在地上看不到綠色,還可以從水裡找。村中有一口小池塘,小僧也管不了那麼多,就脫了衣裳下水,摸了些蓴菜、蓮藕什麼的煮了一鍋,直吃得弟兄們眼睛放光,就連官長也拍著我的肩膀上要給我記功。

正吃得歡,大約是受到飯菜的味道吸引,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鑽出來一群唧唧喳喳的小雞崽,圍著咱們轉個不停,想討些吃食。

這群小雞有六隻,都拳頭大小,估計也就一個月大小。大約是身上沒有二兩肉,提不起人的興趣,這才得以從建奴的屠刀下倖存。

小僧心想,我佛慈悲,畢竟是六條生命,若是不管,這群小生靈肯定會在這寸草不生的戰場上死去的,就弄了個背篼將它們養了起來,去哪裡都帶著。況且,雞長大了還可以生蛋,還能為大家添些新鮮肉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