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話,有人驚叫一聲:“寧鄉軍退了!”
大家都吃了一驚,就看到先前還在戰場上高效率屠殺著建奴的揚州鎮海軍6戰隊那邊穿來陣陣號角之聲,幾乎在同時,所有的6戰隊員都開始列隊,在軍官的口令聲中排著整齊的佇列朝北開去。
鄭成功大為意外:“方將軍怎麼走了,某久聞他的大名,可惜一直沒有機會見面,今日正是一個好機會,他卻連見一面都不肯見我?”他一臉的悵然若失。
秦易道:“大木,方將軍乃是揚州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以前和福建水師不知道打過多少仗,大家都是刀口見過血的。鎮海軍中的骨幹多是福建那邊充實過來的,大家見了面須不好意思。想來大方也是有這個顧慮,故爾迴避了。天馬上就要黑下去,寧鄉軍的仗已經打完,想來6戰隊已經疲乏,想早些回軍艦休整吧。”
鄭成功跌足道:“哎,這個方將軍,以往的事情還提他做什麼。沒錯,我鄭家是同揚州海軍打過,可現在大家都是並肩作戰的好兄弟。再說,我這支軍隊不也是揚州鎮幫忙練出來的,說起來大家已經是一家人了,何分彼此?”
朱大典也是一笑:“罷了,方將軍高風亮節,不爭功,叫人心中佩服,咱們卻之不恭。”
正說著話,方惟的信使就帶話過來了,請鎮海軍連夜追擊。
聽完方惟的建議,鄭成功、朱大典、秦易同時攤開地圖,商量了一下,叫信使去回話說,鎮海軍定不眠不休地追擊潰敵,絕對不會讓阿濟格有緩過氣來的機會。
三人都是帶老了兵的基本的軍事常識還是有的,知道方惟這是要全殲阿濟格集團,而不是僅僅滿足於擊潰。
而且,海軍的優勢在於艦炮,如果能夠將阿濟格趕到長江邊上,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
如今的關鍵是鎮海軍依舊保持兇猛的追擊態勢,讓阿濟格不無法在採石立足,不得不退守博望山。
博望山乃是從採石去蕪湖的必由之路,剛好卡在官道之上,加上又是那一帶唯一的制高點,只要阿濟格不是軍事門外漢,一路西逃,肯定會去哪裡的。
鄭成功立即抖擻起精神:“好,既然方將軍有這種心氣,我也不敢落後於人,傳令下去。所有人都給我立即追擊,直到跑不動為止。”
說完,他回頭對朱大典道:“朱總督,看來今天也不用睡覺了,我當帶兵衝鋒在前。總督年事已高,不如回大勝關坐鎮,將捷報飛騎傳去留都?”
朱大典搖頭:“不過是寫一份捷報而已,老夫馬上即成,如今大戰,某身為上江總督,自然要身先士卒,你也不用再勸。還有,老夫也不想回大勝關去見那老賊。”
他口中老賊自然是大學士王鐸,想到他,朱大典一臉的惱恨:“那老匹夫死沒有?”
眾人都則聲不得,好半天,才有一人回答道:“據報,王閣老傷得厲害,失血過多,能夠挺過今夜就算不錯的了,加道長也是束手無策。”
“哈哈,痛快,痛快!”朱大典暴笑,指著身後的大勝關方向:“老賊,你也有今天!”
可惜,那人接下來的一句話卻叫他悶悶不樂:“總督,聽說加道長見王閣老不成了,就連忙帶他上了方將軍的戰艦,說是水師那邊有靈丹妙藥,說不定還能救王閣老一命。”
鄭成功也點頭:“是啊,加道長仙法通玄,活死人肉白骨,如果軍艦上真有靈丹妙藥,說不定還真能將王閣老從鬼門關拉回來。”
朱大典冷哼一聲:“今天一戰,內閣大學士王鐸臨陣脫逃,深負君望,老夫當上摺子據實稟告朝,祈請聖裁,還望鄭指揮使、秦教官和軍中諸將與我一到署名,為國家除此大害。”
少年鄭成功這一時期是一個單純的人,不太想牽涉進朝廷政爭:“這……”
卻不想秦易點頭:“屬下願意聯署。”
其他鎮海軍將領也恨王鐸先前倉皇逃躥,動搖中軍,險些釀成大禍,都大聲道:“願意聯名。”
鄭成功無奈:“軍情緊急,還是先追擊殘敵要緊,一切等打完這一仗在說。”
秦易也道:“確實是,不能放鬆了。侯爺又一句話說得好: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做霸王。”
朱大典眼睛一亮:“孫太初這句詩作得好啊,可有全問,說來聽聽。”
“不過是侯爺當年與福藩進留都的舊作而已。”秦易念道:“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好一個人間正道是滄桑!”朱大典一揚鞭:“出吧,秋風掃落葉,全殲阿濟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