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慎言道:“國中空虛無人。不如遂即大位,以便攝服人心。”這話老張說得有些陰險,如果福王就這樣欣欣然坐上皇位,連起碼的推辭也沒有,日後皇帝的威信必然受到重大打擊。
史可法卻是一個顧全大局之人,搖頭道:“不然,太子存亡未卜,假如北將護送南下,則當奈何?”
劉孔昭可想不到那麼深,立即跳起來,在旁叫道:“今日既定,誰敢更移?”
史可法道:“且稍候數日,似亦無妨。”
劉孔昭還待再說,
馬士英一臉嚴肅,道:“監國名位極正。越是推讓,越發彰顯我主賢德。再則興師討賊,申覆國恥,可以示海內無固以得位之心。而江北諸大將使共推戴,則將士亦宜歡欣。不如待發喪,擇吉登大寶,佈告天下為當。”
呂大器、徐宏基等也持異議。
劉孔昭是巴不得福王早一天登基,可他這種撕破面皮不要的行徑,就連擁福派的官員也不認同,就連不想在這事上多動腦筋的孫元也在心中罵了一句:“豬隊友
。”
劉孔昭只得作罷。
馬士英又道:“宜即日再上第二箋。以顯得諸臣推戴之堅及殿下辭讓之美。”
史可法深表贊同,張慎言卻瞪了他一眼,然後又無奈地搖頭。這個史憲之實在太剛直,拘泥不化。
在張總憲看來,劉孔昭是擁福派的豬隊友,史可法又何嘗不是東林的豬隊友。不過,史憲之是東林領袖,他也不好說什麼。
於是次日,群臣再上勸進第二箋,請遂即帝位。
福王命傳進,提筆批道:“仍領監國,餘所請不敢當。”
進南京城的第三天,福王正式即監國位。
當天,朝廷舉行了一個盛大的電力,文武百官身穿朝服齊集皇宮。
福王御冕旒,行告天禮祭告天地。忽空中紫氣如蓋,眾皆異之。
司禮各官爇燭焚香,恭行三跪九叩首禮。讀祝官朗誦祝文。
讀畢,讀祝官將祝文焚燒,紙灰竟隨風直飄入雲宵。一時官民奔走相告,以為吉兆。
禮成,福王入內。少頃升武英殿,文武百官行四拜賀禮,作樂。福王謙讓再三,並述“未堪多難”之意,方端坐正受。
魏國公徐宏基代表群臣跪進以純金所鑄監國之寶。
福王受訖,再行四拜禮,這才退下。
接著,福王又大赦天下,算是正式攝監國事,做為大明王朝代理元首。
只等新朝選出新的內閣閣臣和各部尚書,朝庭重建之後,再正式登基。
於是,新的內閣和六部尚書人選一下子牽動了朝野所有人的目光。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