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國士> 第七百八十八章 人選(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八十八章 人選(求月票) (1 / 2)



既然說到正事,眾大臣都直起了腰。()

史可法看了一眼吏部尚書張慎言:“吏部乃是六部之首,對此事,張天官怎麼看。”

張慎言會意,知道史可法是讓給此次議立新君定調子,他咳嗽一聲,緩緩闡明議立之形勢,最後道:“議立新君當按倫常利敘,一曰立嫡立親,二曰立長,三曰立賢。各位也不必有任何顧慮,只需說就是了。”

說到這裡,他又吞嚥了一口唾沫:“如今,闖賊肆虐大半個中國,各地方藩王泰半死於戰火。如今避難到南方的其實並不多,按倫序可議立的不外是桂、福、潞、惠、瑞五藩

。老夫的意思是,在這五藩中選一賢明之君,不知諸公意下如何?”

眾人紛紛點頭,不待大家說話,史可法率先道:“張老之言甚是,就這樣。”

這個時候,吏科給事中李沾首先站了起來,激動地開口說:“太子,永、定二王既陷賊中,以序則在神宗之後,而桂王、惠王、瑞王地遠。福王由崧,為神宗之親孫,如今正在淮安。下官之意,倫序當立。”

沒錯,大行皇帝崇禎的太子和兩個兒子都落到闖賊手中。無論是按輩分還是血緣遠近來看,福王朱由崧都是第一順位人選。明神宗朱翊鈞之孫,萬曆皇帝次子,明熹宗朱由校、大行皇帝朱由檢堂兄弟,前福王朱常洵庶長子。

說起死在洛陽,被李自成煮成肉湯做了福祿宴的老福王朱常洵,此人當年深受萬曆皇帝寵愛,萬曆帝還想過立他為太子,差一點頂掉熹宗皇帝繼承皇位。只可惜因為文官們的強烈反對,才做罷,封為福王,到洛陽就藩。

所以,無論從他和崇禎皇帝血緣還是正統性來看,福王都是第一人人選。繼承皇帝位置,合理合法。

在座東林官員中有不少讀書讀迂了,也覺得李沾這話說得有道理。如此看來,其實帝位問題真沒有什麼好討論的,除了福王,別人繼承帝位,總覺得在法統上差了那麼一點意思。

大家都紛紛點頭,看情形,福王得繼大寶也沒有什麼爭議。

就連坐在角落裡旁聽的冒襄也默默點頭,不過,他因為是局外人,卻多了一絲清醒。他看到坐在上首的史可法和高弘圖一臉的冷漠,至於姜曰廣,因為性子急噪,面上更是現出一絲怒容來。

眼見著姜詹事就要拍案而起,冒襄心中一個激靈,突然明白,看來史可法、高弘圖、姜曰廣這些在南京六部舉足輕重的大人物是排斥福王的,或許,他們心目中另外有合適人選。我這次來南京參與如此機密大事,乃是密之兄對我的提攜。眼前這情形前載難逢,正是我冒襄的大機緣。反正不管怎麼說,反對立福藩就對了。

他一個衝動,正要站起來。

這個時候,突然,方以智卻大喝道:“福王由崧,倫序當立,可我聽人說,福藩昏庸無道。潞王常淓雖為神宗侄,但素有賢名

。穆宗之後,昭、穆也不算遠呵。”

王沾氣憤地叫道:“方以智,你說福藩昏庸,可有憑據,不過是想當然爾。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這個時候,一向謙恭的方以智突然冷笑一聲:“給事中要證據,方某或許拿不出來。不過,福藩當年險被萬曆天子立為儲,若非朝中正直君子據理立爭,也就沒有後來的天啟帝了。當年光宗皇帝那裡若非有顧憲成在朝堂上據理力爭,怕是大位已經落到福藩頭上了。顧閣老東林先生目光何等長遠,他說福藩不可立,難不成王給事還能強過顧閣老?”

這話一說出口,眾人心中都是一凜,猛地明白過來。

顧憲成,號東林先生,萬曆朝後期的內閣大學士。他在做閣樓期間提拔的人,都是神總皇帝所厭惡的,從而更觸怒了神宗,被削去官籍,革職回家。

顧憲成回到家鄉以後,同弟弟顧允成倡議維修東林書院,偕高攀龍等講學其中,同時宣揚他的政治主張。萬曆三十二年十月,顧憲成會同顧允成、高攀龍、安希範、劉元珍、錢一本、薛敷教、葉茂才等人,發起東林大會,制定了《東林會約》。

這就是東林黨的由來,可以說,顧憲成就是在座諸人的前輩和偶像。

方以智話的意思其實說得已經很明白了:如果大家要立福王為帝,當年的老福王可是東林的首領顧憲成等人趕出京城的。若非老福王被趕到洛陽就藩,也不會死在闖賊手中,還死得那麼慘。一旦福王登基為帝,一看到滿朝的東林黨,新仇舊恨難免不湧上心頭。而老朱家又有政治清算的傳統,如果各位不怕死,就讓福王做皇帝吧!

聽到這話,大家一想起這些年明朝政爭的殘酷,都是變了臉色。

先是東林和閹黨鬥,最後閹黨勝,崇禎皇帝繼位之後,在他的支援下,東林又打倒了閹黨。

雙方在爭鬥中手段用盡,絕不留情。

多少人都倒在這幾場接連不休的政治鬥爭之後。

確實,如果立了福王,一旦他帝位穩固,大權在手,清算起萬曆年舊事,在座諸人都是當年趕福王出京的東林黨人。以後還能有好日子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