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陶:“白銀四十萬兩
。”
“多少?”不但孫元,就兩黃佑也忍不住叫了一聲。
管陶滿面激動:“白銀四十萬兩……將軍,加上上次泊頭鎮之戰的繳獲,我軍這次出山東,已經從建奴手頭繳獲了將近六十萬兩白銀了。”
廳堂裡只剩下孫元和黃佑粗重的呼吸聲。
“某這次來山東,竟是發大財了!”
孫元忍不住狠狠地用拳頭砸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感覺腦子裡暈忽忽的。
兩場戰役一共得了六十萬兩白銀,這是什麼概念。這年頭,一個正七品的知縣,每年的俸祿也不過三十來兩銀子。一兩銀子的購買力相當於後世一千多塊錢人民幣,足夠明朝普通人家吃上四個月了。
六十萬兩白銀,折算下來,起碼是後世十億元人民幣的模樣。當然,這點錢在現代社會根本算不了什麼,也就是一個政府小工程的規模。可在經濟和生產力極不發達的古代,卻是一筆駭人的天文數字。
要知道,明朝嘉靖、天啟發年的太倉也不不過三百多萬兩白銀。整個國家的賦稅總和,加一起也就五百萬出頭。
六十萬兩,相當於三四個邊遠省份一年的稅收。
寧鄉軍才多少人馬,到現在也不過五千出頭。即便軍隊吃錢再狠,有了這筆收入,三五年之內,孫元也不用為錢的事情擔心了。
當然,這點錢跟遼西關寧每年九百萬兩軍費根本算不得什麼。不過,關寧本就是一個依附在明朝肌體上的腫瘤。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黃佑和管陶也跟著一陣大笑,笑得異常暢快,特別是管老闆這個財迷。
不過,轉念一想,孫元又立即明白過來。按照真實歷史記載,建奴這次入寇,嶽託所率的右翼軍本就收穫巨大。共繳獲黃金四千兩,白銀一百萬,俘虜人口二十萬。
至於多爾袞的左翼軍,附錄人口二十五萬,他的繳獲在歷史上也沒有記載
。可左翼軍是建奴的主力,打下的城市比嶽託更多,想來所獲金銀的數目更大。
如今嶽託的繳獲比起歷史記載少了將近一半,想必是因為沒有拿下濟南的緣故。
孫元:“看來,管老闆要忙上一陣子了,你準備一下,過得幾日,只怕你要出一次遠門。”
黃佑不解,疑惑地看著孫元和管陶。
管陶卻好象已經明白了孫元在說什麼,忙道:“屬下明白,不過,從這裡去江南千里迢迢,還請將軍請韶偉將軍帶兵負責押運。”
“你怎麼想著讓韶偉陪你一道回去?”
管陶:“韶將軍勇武過人,人又精明。這麼多錢,有他在,屬下也安心些。”韶偉如今已經是寧鄉軍的第一大將軍,地位已經僅次於孫元和費洪,已經不是當初鳳陽那個二逼青年了。不得不說,這小子還真是個人才。
孫元哈哈大笑:“準了,等下你同韶偉說一下,就說,他已經離開寧鄉好幾年了,現在我放他的假,讓他帶幾百精銳士卒壓運物資同你一道回家。”
管陶大喜:“將軍,此戰我軍還有一樁繳獲,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置。”
“什麼?”
管陶:“嶽託不是還俘虜了將近十萬民夫嗎,此戰之後逃亡了將近一半,還餘幾萬人,是不是都押回去?”
孫元大驚:“這也算是繳獲,開玩笑,這可是都是受了了兵災的順天、河北、山東的百姓,是我們的同胞。如果我們這裡幹,同建奴又有什麼區別,一但被人捅到朝堂上去,咱們可要吃不了兜著走。你們下去之後儘快甄別,給點路費和口糧讓他們自己回家去。”
“是,將軍。”管老闆一臉的惋惜。這可是五六萬人啊,且都是青壯,若是弄回江南,那可是一筆巨大的人力資源,正好用來屯墾無主荒地,戰時也可以源源不絕地補充進部隊中去。
商人無義,他心中可沒有什麼朝廷什麼正義,管老闆眼睛裡只認得孫元一人。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