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國士> 第六百四十七章 歷史沒有改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四十七章 歷史沒有改變 (1 / 2)



聽黃佑這麼說,孫元也嘆息一聲:“是啊,河南那邊不能不救,我也正在準備此事。[.超多好]這幾年,海軍實在太苦,吃了好幾場敗仗,把我寧鄉軍的家底子都填了進去。在未來一段日子,這種輸血還得繼續下去。不過,即便如此,也要咬牙堅持,否則,以前所做的努力不得白費了?明日你我去南京,看能不能從兵部和戶部想想辦法

。”

黃佑點了點頭,也嘆道:“將軍這次出征河南,上了幾道摺子,可上面一直沒有批示。現在又主動去南京部院詢問此事,是否不妥?”

“開封眼見著就要丟了,我還管什麼妥還是不妥?”孫元有些激奮:“我就不明白了,我寧鄉軍這次主動請纓,為國效力,可上的摺子,怎麼就石沉大海了呢?”

“朝中袞袞諸公心思,誰猜得透呢?”黃佑不住搖頭,悲憤地說:“這三年來,國事已經糜爛至此,我寧鄉鐵軍卻被投閒置散擱置不用。若早些用我,這天下只怕早已經平定了。”

孫元動了動嘴唇,想了想,還是沒有說話,一股抑鬱之氣油然而升。

到第二日乘船離開崇明沙所去南京的時候,他依舊無法釋懷。

當年離開京城,南下江南,獨領揚州一鎮之時,其實自己也不過是為了自保,加上對於歷史慣性的畏懼,這才避開了北方這個戰亂之地。可內心之中,還是想過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做出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

所以,他在默許劉宇亮將自己依據對歷史的先知先覺所作的《戍邊策》轉給了新任薊遼總督洪承疇。能夠在歷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名人,都不是笨蛋。其實,拋開自己的穿越者光環來看,無論是智計還是統帥能力,洪承疇都比自己強上許多。[.超多好]

以洪老亨的才幹,只要看了這篇依據真實歷史事件所作的文章,略一推敲,就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而如此一來,錦松之戰肯定又是另外一種模樣。

雖說洪承疇不能擊敗建奴,但保住遼西走廊,為明朝帝國保留這一片狹長的緩衝地帶,保住窮數十年,糜費億萬白銀所構築的防線,保住大明朝九邊精銳,應該不成問題。

只要遼西在,建奴要想大舉南下入主中原,就得仔細掂量所應該承受的代價。只要就變精銳在,江南農民軍大起,自可從容調動兵力南下平亂。

如此,大明朝或許不會如真實歷史上那樣在甲申年走想滅亡。然後就是清軍入關,然後就是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四川被殺得只剩一百餘戶人口,人人剃髮易服,漢唐衣冠徹底湮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人人都成為異族奴才的,空前的民族大劫難

我孫元有的時候確實自私,可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還是能夠站穩立場的。

對於洪承疇,孫元還是很有信心的,客觀來說,總督薊遼,他比劉宇亮更合適。

而且,秦軍中還有一個算是明朝後期繼盧象升、楊嗣昌之後的知兵善戰的統帥孫傳庭。

在孫元到揚州之後,洪承疇就任薊遼總督,來援京畿的秦軍歸他統轄,帶去了遼西。而眼疾痊癒之後的孫傳庭則總督保定、山東、河北軍務。

對於秦軍留駐遼西孫傳庭意見很大,在他看來,秦軍在遼西和京畿地區毫無意義。畢竟,明朝現在對遼東只能防禦,根本談不上進攻,收復失地。而且安為必先攘內,哪裡有不先平定國內亂局,而先對外採取進攻姿態的道理。()

於是,他就上書說:“陝西並不能長留在遼西,陝西賊未徹底剿滅,陝西兵馬留此不歸,餘賊必會死灰復燃。這是幫了李自成等賊的忙。況且,陝籍士卒妻兒俱在陝西,如久留於邊,陝兵必會譁變逃歸,甚至從亂,這簡直就是驅逼官兵從賊!”

這件事孫元作軍方的高階將領自然是知道的,也不得不佩服孫傳庭的戰略眼光。如果陝西兵不被立即抽調一空,中原、湖廣的局勢也不至於惡化到後來那種地步。有洪、孫二人帶著精銳秦軍留在陝西、河南,保持對賊軍強大的攻勢,李自成、張獻忠在這種軍事壓力下根本就沒有坐大的可能。

現在好了,整個中原和湖廣、四川,實際上都靠左良玉的軍隊在支撐。而左部的戰鬥力,比得上秦軍嗎?

可惜的是,孫傳庭請求將秦軍調回陝西的建議楊嗣昌根本就不以理睬。性格衝動的孫傳庭請求覲見皇帝,當面陳情,被拒絕。結果,孫傳庭在悲憤交加之餘,便所自己耳朵得了病,已經聽不到聲音,請求回鄉養老。這些可惹惱了崇禎皇帝,你先是眼睛有病,現在又說耳聾子,這不是在君父駕前耍態度嗎。於是,崇禎皇帝就命人將孫傳庭逮捕下獄關了起來。

崇禎十三年三月,真實歷史上的松錦之戰開打。皇太極命濟爾哈朗為八旗軍右翼主帥,多鐸為左翼主帥,進攻明朝,圍困錦州

到六月時,他又命多爾袞和豪格率援軍加入這場規模空前的戰役。

錦州乃是遼西走廊門戶,這次被圍自然是非同小可,洪承疇忙率曹變蛟、左光先、馬科、吳三桂等人以馬步兵五萬前去救援。

十四年春,洪與曹變蛟、白廣恩、吳三桂等人出兵寧運,至松山,於敵對峙。

如果,兩軍就這麼對峙下去,最後的結果的結果是建奴糧盡兵退,大家打個平手。當時的錦州雖然被圍,可祖大壽尚能支撐,城中的糧食足能支撐半年,持久戰對明朝有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