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是洪承疇的為官履歷上最光彩的篇章,他自己心中也甚為得意。可思想中還是保持這一份情形的,沒錯,秦軍是打出了赫赫威名,在西北戰場似乎是百戰百勝
。只不過,他們所遇到的是爛得一塌糊塗的農民賊軍、流寇,並沒有遇到真正強硬的對手。
而且,秦軍雖然規模龐大,有幾萬人馬,可真正的家丁級的主力戰兵,也只有兩千來人。
這兩千多人馬,在鮑丘一戰,遇到強大的建奴,竟丟了一大半,可以說傷筋動骨,元氣大傷,若想重建,也不知道好花多少工夫。
如今某總算是拿到了薊遼總督的職位,掌握著海量的軍費和人力物力,要想重建秦軍還不容易?
“總督,過了遵化,前面六十里地就是薊州鎮,最多兩日就能抵達。薊州鎮那邊的幾位總兵帶信來說他們已經在來迎接總督的路上,還請總督你帶這一隊輕騎先去薊州坐鎮。”一個軍官稟告道:“總督,大軍已經出發三日,一路急行,士卒都已疲乏,是不是在薊州鎮休整幾日?”
洪承疇哼了一聲:“這才走了多遠點路,就要休整上幾日,如此磨蹭,什麼時候才能抵達寧遠?你告訴我,一個月、兩個月,還是三個月?”
那部將不敢吱聲。
洪承疇:“看這天熱得厲害,又要開始旱了,今年北方說不定有要遭災。建奴的日子也不好過,須防這他們秋後再次南下。我等得儘快將部隊帶去寧遠,必須在立秋之前構築好寧遠的防禦。你們去回薊州鎮的幾個總兵,就說洪某今次就不同他們見面了,叫他們準備好大軍所需的一應糧秣。”
“是,總督說得是。”
等那個軍官退下,一個幕僚模樣的人騎著馬跑過來,手上還提著一塊藍布包袱:“總督,總督,劉閣老已經乞骸骨回鄉榮養,聽他說,今日就是劉閣老和寧鄉軍開撥的日子。”
“為人當三思,思危思變思退,這個劉閣老,此次倒是退得瀟灑。”洪承疇:“劉閣老已經位極人臣、又是武定伯,人臣該有的榮耀都有了,也是到了該退的時候。說起來,還真叫某羨慕啊!”
那幕僚將手中的藍布包裹遞給洪承疇:“總督,這是劉閣老先前命人送過來的。”
“什麼東西?”洪承籌沒想到劉宇亮會給自己送東西,一楞,伸手接過去,開啟包裹一看,裡面是一個木匣子。
又揭開木匣子,卻是一份稿子
。
幕僚道:“回總督的話,這是劉閣老所寫的《戍邊策》。說是,既然總督你節制關寧諸軍,總理遼西軍務,將來自然是要同建奴作戰的。這是他這半年來同建奴作戰的一點心得以及對遼西防務的看法,一管之見,總督看看也好,說不定能夠有些用處。”
聽到是劉宇亮所寫的邊策,洪承疇身邊的將領和官員們都是一臉的憤怒,更有脾氣暴躁之人忍不住怒喝道:“這個劉宇亮什麼玩意兒,都回鄉養老了,還想在總督面前指手畫腳。他以前就想過搶俺們總督的位置,落了敗,就想來噁心人?咱們總督什麼人物,遼西防務和仗該怎麼打,用得著他來廢話?”
“是啊,這劉宇亮端的是可厭!”
……
聽到眾人的議論,洪承疇又想起自己在山東戰場的碌碌無為,以及這陣子劉宇亮在朝堂上囂張模樣,心中有一股怒氣湧上來。
好個劉閣老,你爭位爭不過某,現在又做出一副寬厚長者模樣給我送一篇戍邊策過來,怎麼,想讓天下人都對你的胸懷寬廣而交口讚歎嗎?嘿嘿,撈名聲撈到這等程度,真真是可惡到極點。
同為文官,洪承疇自然知道文官系統的相干人等為了刷聲望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特別是天啟年間,官員們為了出名,甚至主動上摺子痛罵皇帝,想的就是騙一頓廷杖。只要被皇帝打了屁股,立即就能名滿天下,成為天下人口中的直臣、君子。
這個劉宇亮今天給我來這一手,嘿嘿,幹得還真漂亮啊!若是傳了出去,只怕人人都會稱讚他宰相肚子裡能撐船,乃是個寬厚長者。
這廝,都卸職回鄉養老了,臨走時還不忘刷一道聲望,老狗好生可惡!
洪承疇那張平靜無波的臉漸漸地變成了豬肝色,他冷哼一聲,雙手一用力,將那份《戍邊策》扯得粉碎。
大風吹來,白色的碎屑連翩飛高,散落在原野上。
陽光依舊灼烈,呼嘯的風聲中,天高地厚,大軍滾滾而來,北地風光是如此壯闊。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