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國士> 第六百二十八章 安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二十八章 安排 (1 / 2)



原來,明朝的軍隊尤其是衛所兵,國家幾乎不會撥下多少軍費。一來,朝廷也不糊塗,這些衛所兵實在太爛,幾乎等同於普通農夫,與其將有限的軍費花在他們身上,還不如充實邊軍。

其次,衛所軍之設始於洪武年間。明朝實行嚴格的戶籍制度,老百姓被分為民戶、商戶、軍戶、匠戶,終身不變,且子子孫孫也要幹同一件營生。也就是說,匠人的子孫以後也是匠人,軍戶的子孫世世代代也只能去當兵。

有明兩百年以來,軍戶繁衍壯大,已不知道有多少人,衛所裡的那點土地根本就養活不了這麼多人。

於是,便有衛所軍操持航運業,甚至幹走私行當。因為他們是軍隊,地方上也不方便查緝、收稅。對於衛所搞的這些名堂,朝廷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據孫元所知,大河衛那群軍官一個比一個貪婪,想來那兩艘海船和水軍就是為了走私而設的。

孫元本是揚州府本地人,對於地方上的情形自然一清二楚

。他以前已經想得明白,揚州鎮位於江南富庶地區,正是明朝統治的核心區域。那地方的土地六成以上都被大官僚大地主兼併,至於鹽業、漕運,也被他們所把持。自己現在雖然是一方小軍閥,可自然敢貿然涉足鹽、漕兩個領域,必然引起他們極大的反彈。鹽、漕兩個極來錢的行當誰後面沒佔著幾個朝廷大姥,實話說,就算孫元現在名滿天下,可在大人物眼睛裡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與其將精力耗費在這上面,還不如想其他出路。

海運是一條好思路,自從明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之後,只要你有害船,在大洋跑上一趟,轉手就是十倍之利。

明朝的絲綢、瓷器在海外可搶收手得很,只需朝日本跑上一跑,什麼樣的錢賺不回來。

鄭成功一家,不就是先當海盜,然後靠控制閩、浙海貿起家的嗎?

如果能夠組建一隻海軍,將海貿做到鄭家的規模,要養活一個軍鎮,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這也是孫元當初選擇揚州開牙建府的原因,那是因為這裡靠海,卻不是因為自己本身就是揚州人。

在得到朝廷的任命之後,他已經命令寧鄉軍五千士卒準備行裝,開始陸續南下。未來,他打算以崇明沙所為自己的大本營,好好休養生息。這個時代的崇明島比起現代社會,小了一圈,只有三分之一大小,還分成四座島嶼。分別是平洋沙、長沙、三沙和南沙。

“原來大河衛當年也想過幹海貿啊,好極了,好極了!”孫元面帶喜色。

“雖然我朝有寸板得下海的規矩,不過,海貿這事還是有許多人乾的。比如老夫就知道天津衛和山東那邊就有不少商戶在跑從山東到倭奴那條海線,只不過,這些海商都是有背景的,民不舉官不究。而且,我大明又不設水師,那些海商的船隻既大且快,官就算有心緝拿,也追只不上。”劉宇亮嘆息一聲:“不過,太初你真想做海貿,須瞞著朝廷。還有,那兩艘海船老夫剛才所說,已停駛了這麼多年,現在是什麼模樣,誰也弄不清楚。”

聽他這麼一說,孫元心中一涼。是啊,海船每過一年都要上幹船塢維修一次。現在都停了這麼多年,說不定早已經被海水腐蝕成一堆爛木頭了。

而且,海船造價極高,可不是短期內就能製造出來的

劉宇亮:“另外,當年大河衛的水軍也不知道是否還在,說不定早已經解散了。”

“哎,那就沒法子了,一切等回揚州再說吧!”

老劉頭這麼一說,孫元更是喪氣。想了想,感覺畢竟京城距離揚州有萬里之遙遠,自己以前雖然做過大河衛的千戶軍官,可一直被邊沿化,對於都指揮司中的情形兩眼一抹黑。現在和劉閣老紙上談兵也沒有任何意義,一切等回到老家再說。

天無絕人之路,就算沒有海船,難道就不能慢慢造或者慢慢買嗎?至於沒有合格的水兵,大不了招募、培訓就是。

對了,加西亞神父前幾日還問起過什麼時候能夠去南方的事情。當初,孫元可是答應過他寧鄉軍一旦回江南,就由他出面建教堂,幫助推傳教的。耶穌會在北京地區的傳教活動已經陷入停滯,在可見的未來多年之內也不可能開啟局面。於是,加西亞決定換個地方試試,江南或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在那次談話時,加西亞還曾經提過他已經寫信到濠鏡,也就是澳門,讓那邊的熟人帶信回歐洲,看能不能招募些懂得航海技術的水手、囚徒、冒險家來中國。

加西亞說他上次寫信乃是兩年前,算來,應該有訊息了。

老天保佑,希望一切順利。

……

悲傷和失落這種情緒,如果能夠同朋友傾吐,就會消弭許多。同孫元說了這許多話,又被他安慰了半天,劉宇亮好象也想通了,笑道:“太初說得是,老夫已經一把年紀,身子骨也不成了。出仕多年,位居內閣大學士,解濟南之圍,大破建奴,封爵武定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樣沒落下,也算是功德圓滿。也是該到了思退的時候了,咱們的天子可是一個不好侍侯的,別到時候晚節不保。都督師薊遼這事既然成不了,過得幾日,老夫就會上摺子向君父乞骸骨,歸隱田園。”

孫元:“閣老能夠這麼想,自然是最好不過,末將也替閣老歡喜。”

說到這裡,他突然想起一事:“末將曾聽閣老說過,恩相的老家乃是四川綿竹。此刻河南、湖廣都有叛軍,陝西那邊地方也不安寧,只怕要想回鄉,卻不是那麼容易

。”

如果歷史不發生大的改變,這次張獻忠再反谷城之後,將在明年轉道攻掠四川。而在未來十多年間,四川將變成一個大戰場。特別是在清兵進入四川之後,整個巴蜀的百姓將被屠殺一空。到康熙初年時,整個蜀地只餘一百來戶人口。

孫元勸劉宇亮致仕,原本是不想讓他在李自成進入北京之後沒在亂軍之中。卻不想,如今又要將他丟到一個更大的火坑裡。

“這……”劉宇亮一楞,有些喪氣。

孫元笑道:“閣老,要不這樣,不妨去江南暫居。末將早年家貧,曾在蘇州混過幾日。城中的亭臺樓閣尤美,每次過那裡的時候,末將心中即羨且慕,心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將來若是有錢了,定要在這城中置一處到院子養老。”

劉宇亮笑道:“太初這不就是彼可取而代之嗎?”

孫元:“不瞞閣老,末將帶了這麼多年的兵,宦囊甚豐。前陣子已經著人在蘇州求田問舍,修葺院子。要不,末將軍替閣老也起一處宅子?”沒辦法了,劉閣老對自己可實在是不錯。自己能夠有今天,全靠老劉頭。做人當飲水思源,不能不只恩圖報。

而且,內心中,孫元突然起了一個念頭。如果歷史真的不發生大的改變,明朝會在幾年之後滅亡。到時候,南京將成為南明王朝的首都。屆時,一個新的小朝廷的架子要重新搭建。如果劉宇亮那個時候在南京,以他的身份地位和威望,一出仕,內閣肯定會有他一個位置的。說不定,那內閣首輔的位置也能爭上一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